降雨量怎么计算 测量方法

2023-10-1117:09:19综合资讯0
每次降雨过程中,气象、水文都会根据各自的监测发布雨情,以毫米来计算。那么,雨量数据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为了知道它们下了多少雨水,我们设定了降雨的标准。

若24小时降雨量达100~250mm就是 大暴雨

若24小时降雨量250mm以上就是 特大暴雨

……

是不是总觉得不太好理解,

不够直观?

不如我们先用淋湿衣服来表示。

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

其实是这样的……

来认识一下概念知识~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怎样计算降雨量呢?

目前,气象、水文用来测雨量的工具主要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这种测量器将接收到的降雨流入一个小斗内,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就自动倒出,同时形成相应的雨量记录。气象所使用的是0.1毫米的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而水文所使用的则是0.5毫米的。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量器,可以自动记录降雨数据。之前使用的是雨量筒和量杯进行测量。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以了解相应时段内的降雨量。

测量降雨量的过程并不难,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器皿来测量,误差不会太大。

先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在其底部凿一个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罐子里放着一个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这样一个简易的雨量筒就做好了。简易雨量筒做好后,可以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的地方来接收雨水。雨停后,用秤称出瓶子中的水的重量,30克的水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那么1毫米的降水量是多少呢?

据了解,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被称为日降雨量,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的被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50.0~99.9毫米为暴雨,100.0~250.0毫米为大暴雨,超过250.0毫米的被称为特大暴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该地具体情况可能有不同的规定。例如,多雨的广东省,日降雨量80毫米以上被称为暴雨,而少雨的延安市,日降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被称为暴雨。

1毫米的降水量表示在单位面积上水深为1毫米,那么1毫米的降水量落到地面上相当于在田地里降下了多少公斤的水呢?

让我们来算一下~

1亩地的面积是666.7平方米。天空降下1毫米的雨水,相当于在1亩地上“浇下了”0.667立方米的水。1立方米的水重1000公斤。每下1毫米的雨水,约等于每亩地接收到667公斤的水。据测算,降落5毫米的雨水可以使干旱的土地浸透3~6厘米。

了解了这个关系后,我们就可以用它来估计每次降雨后农田里获得了多少水。例如,预报某地下了20毫米的雨水,那么,这个地方的1亩地就会获得66720=13340公斤的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