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畜是指猪、马、牛、羊、鸡、犬。这些动物原本都是野生动物,经过人们长期的饲养,逐渐发展成为家畜。
根据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考古学家推断:“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已经驯化了猪和犬;稍后的“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又驯化了马、牛、羊、鸡。通过对殷商甲骨文的研究,我们得知,这六种动物最迟在三千多年前已经完全成为家畜。
在殷商时期,奴隶负责饲养这些动物,除了满足奴隶主对毛皮和肉类的需求,还被用作奴隶主祭祀的祭品和殉葬的用品。商代奴隶主为殉葬需要饲养大量牲畜,有时一次多达三到四百头,这样庞大的数量显然无法单纯依靠临时猎取。甲骨文中出现了“牢”、“庠(xing)”、“家”等字,字的形状与牛、羊、猪在屋里饲养的样子相似,说明当时已经有了专门饲养家畜的地方,如牛棚、羊栏、猪圈等。西周时期,农业逐渐发展,但畜牧业仍占据重要地位。据《楚辞天问》记载,即使是周族的首领周文王也曾经是一名牧人,他穿着蓑衣,手持鞭子。
有人认为《诗经小雅无羊》一篇是周宣王时期的作品,它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畜牧业情景:
谁说你家羊儿少,
一群就是三百条。
谁说你家没有牛,
七尺黄牛九十头。
你的羊儿都来了,
羊儿犄角挨犄角。
你的牛儿都来了,
牛儿都把耳朵摇。
春秋战国时期,贩卖家畜成为商人迅速致富的途径之一。春秋末期弃官从商的大商人陶朱公(范蠡)曾说:“子欲速富,当畜五牸(z)。”而“五牸”即指牛、马、猪、羊、驴五种家畜的母畜。
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现了很多养牲畜的专家。例如春秋时期的秦国伯乐(相马能手),他据说能根据马的体形和外貌一目了然地评定出马的好坏。有一次,伯乐遇到一匹马正在拉一辆盐车上坡,尽管汗流浃背却仍然无法拉上去,其他人都认为这匹马不好,但伯乐却断定这是一匹千里马。他认为无法拉上盐车并不是马本身的问题,而是主人未正确使用马、照料马。千里马擅长奔跑,拉盐车不需要速度,前提是给予良好的饲养和关爱,使其身体强壮,可以用于骑乘,发挥其奔跑优势。后来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匹千里马。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且被延伸引用,将有才能的人比作千里马,将善于发现人才的人比作伯乐,正是由于这个寓意。
汉朝时期,陶朱公(丘处机)是另一位养羊能手,和伯乐一样,也受到后世的称赞。据说他养羊十余年,羊的数量从一百多只繁殖到千余只,并且每只羊都健壮肥胖。
六畜的饲养与生产密切相关,尤其是猪和人类的关系更为紧密。自春秋战国时期起,人们对猪的粪肥效果评价极高,认为猪粪肥是农村主要的肥料之一。猪早熟且易肥,因此是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之一。春秋时期,孟子曾说:“一家人只要养五只母鸡和两头母猪,老年人吃肉就不会发愁。”这表明自古以来,在农村中养猪一直受到极大重视。马能背负重物,有强大的拉力,所以被列为六畜中的首要。最初,人们用马来拉车;后来,它们用于骑乘,成为古代交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牛力大、耐力强,是农村中广泛饲养的役畜。从商代开始,牛被用来耕地,拉犁耕田。春秋时期,铁犁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牛耕的效率。汉武帝时期,赵过改进了农具和耕作技术,大力推广牛耕,使得牛耕的方式传播到边疆地区。从此以后,牛成为我国古代农村中最重要的农用动物。羊、犬、鸡也是古代农村中受欢迎的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