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建立亲密关系:聊天技巧、话题选择和关系维系

2024-05-0104:04:09综合资讯0

始终致力于解决沟通难题,QQ在迈入第20个年关之际,已经演变为一款提供综合通讯服务的软件。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和用户群体的更迭,尤其是踏入社会后,用户需求经历了显著的变化,社交需求也在持续演进。

针对用户社交行为和需求的变化,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用户社交的目的更加多样化和复杂,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加强调“社交互动”。

过去,QQ肩负着缩短距离、缓解孤独的使命,用户怀着明确的目的找到人来聊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变得即时,人们可以随时接收和回复信息,随时发布自己的心情动态。沟通变得更加轻而易举,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去找人聊天,而且是在当下发生的。

用户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不仅仅止于泛泛之交,我们在社交中都渴望寻求并维系许多积极的人际关系。随着好友数量不断增加,我们的社交圈也在不断扩大,因此QQ中汇集了各种强弱关系的好友链。

为什么推出互动标识?

QQ当初推出互动标识,正是为了鼓励用户社交,突出关系链中价值较高的群体。聊天列表中经常排在前面的好友往往是我们重视的人,是我们想要用心经营的关系。

从需求层面来看,互动标识引导社交行为,促进社交关系活力。社交产品最重要的是“联系”,而互动标识正是对人际联系机制的支持。除了自然记录用户社交过程中交往频率,它还引导了用户社交行为的方向,保持持续社交活动的动力。

从精神价值层面来看,社交产品应该洞察人性,温暖人心。QQ发展了20年,见证了太多相遇、相识、相知的过程,QQ用户在成长,QQ也在成长。QQ从最初纯粹的沟通工具演变成青春回忆的符号、情感的象征,因此QQ需要将这些重要的信息转化为情感的沉淀,见证用户的友谊。

上升到社会影响力层面,互动标识成为一种社交货币,向年轻人传播“青年亚文化价值观”。相遇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只要细心呵护,终会收获美好的友谊。相较于其他走擦边球的社交产品,QQ彰显了这一代年轻人的独特社交气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时期、不同关系链会产生不同的社交关系需求。那么,真正的社交目的是什么呢?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镜中我”。

“我们通过想象别人如何感觉我们的行为和外貌来了解我们自己。”

“镜中我”的概念强调了人际传播在个体社会化中的重要性。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交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社交是人类定位自我、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一个过程,因为没有参照物,万物将不会产生任何变化,没有主流也不会有小众,我们的存在恰恰因为别人的存在得到了证明。认同自我是一个必要之物,是为了在主观上确定个体的状态本身。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792" img_width="1080" mime_type="image/jpe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RhbDcpeAVC062m~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4971724&x-signature=20IpVY9efD8nP8A%2BC5YFGyNjhTk%3D" web_uri="pgc-image/RhbDcpeAVC062m"

情感的交流,并非只是烟花转瞬的璀璨,更恰似情感天平上的刻度,见证着一段段关系的深入与变化。在社交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繁忙的聊天记录并非总是与亲密感划等号。互动的火花,唯有在共同经历的记录中才得以点燃,而人际关系的维系,也绝非是数字的简单叠加。

亲密关系绝不是任务式的维系。每日例行的问候,纵然用心良苦,却也免不了在机械般的互动中失却人情味。社交中的乐趣、友情的真谛,不该被功利性的打卡所掩盖。我们所追求的亲密关系,是一种坚韧牢固的纽带,而非稍纵即逝的虚火。

随着时光的推移,社交关系中的某些部分会逐渐蜕变,从量变到质变。用户在构建有价值的关系时,会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QQ在亲密关系链中,不仅致力于记录交往的轨迹,更力求让彼此在不言语时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满足人们在社交中的“存在感”,以及追逐身份的“认同感”。

如何精心构建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在持续的交往中,通过身份的认同和共同记忆的积累,创造出真正的现实价值。那么,在一段关系的初始阶段,如何从“弱关系”稳步发展到亲密的“强关系”呢?

我们认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便是:身份的认同感和不断丰富的共同经历。

(1)互相尊重身份,实现双向认可

QQ亲密关系的设计注重通过双向的身份认同来确认亲密程度。亲密关系的邀请机制由用户主动发起,这一行为是对受邀方的身份认同。受邀方在收到邀请后,需要确认才能建立亲密关系,此时也表达了对邀请方的认同。

(2)放大经历交集,制造更多共鸣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亲密关系的建立往往基于共同的记忆、经历和兴趣等相似点。在产品设计中,我们可以利用、放大这些相似点,创造更多的谈资,让聊天内容推动关系链的不断加深:

1)利用象征物讲述故事,重构共同记忆

象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常常以具体的媒介表达某种特殊意义。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可以运用双方现实生活中的意象作为象征物,通过它们来叙述故事:

闺蜜之间,共同的记忆或许是夏日校园走廊中,一边吃着小卖部的雪糕,一边分享着心事和秘密。我们选择“雪糕”作为闺蜜关系的象征物,传达出闺蜜之间的甜蜜、分享和共同经历。

对于男生“基友”来说,象征物可能是代表快乐的游戏机;对于情侣来说,则是象征永恒的戒指。这三种标识,都是亲密关系双方共同记忆的投射。

2)聚焦并放大两人关系的交集

社交关系形成一张网络,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交集。这些交集是建立、维系社交关系的基石。因此在亲密关系的设计时,一方面在社交行为上,我们外显出两人共同群聊、共同好友数、共同获得的互动标识。在社交背景上,我们抽离出两人共同的兴趣、身份特征。

这样做既能强化用户内心对方身份的认同,还能促使用户以这些交集为引子,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讨论,激活关系链。

如何延续亲密的纽带?

曾经亲密的挚友、情侣,尽管我们万般不舍,却依然会因为人际、时间、空间的变迁而逐渐疏远。那么,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我们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设定共同目标。在亲密关系的设计中,我们为双方设定了一个共同目标——当两人的聊天、点赞、空间评论等次数与频率低于一定的数值,亲密关系则自动解除,获得的标识也随之熄灭。这样,维持互动数值就成了两人的共同目标,这个目标能为他们的关系不断注入能量。

制定差异化目标。我们将亲密关系的标识设置为三个等级,利用等级差异来提高亲密关系中两人的互动频率。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等级差异设计中,常常用金银铜等材质来表示等级高低,但亲密关系重在感情,感情的浓淡无法用贵重程度来衡量,因此我们选择了时间维度来衡量升降级:小时候,闺蜜之间分享的是学校小卖部一块钱的冰棒;长大后,闺蜜之间聊八卦吃的是M记的甜筒; 满足个性化需求
我们为互动标识提供了丰富的图形装扮,不仅通过差异化彰显会员尊贵特权,也让付费用户拥有更广泛的选择余地,满足不同层级的需求。
身份与标识装扮
不同的用户身份对应不同的标识装扮:
[图片展示]
不同场景的展示样式
[图片展示]
QQ 的情感联结
经过 20 年的发展,我们跳出了效率沟通和趣味交互的维度,开始思考 QQ 与用户的意义,探讨它还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从互动标识到亲密关系的设计,我们不断探索和尝试,未来 QQ 将继续深入挖掘社交关系中的需求,探索未知领域,为用户带来充满生机和思考价值的体验。
作者: QQ 设计团队,公众号:腾讯 ISUX(ID:tencent_isux)
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Uxosg6LLua_rjeWVCJuUBw
图片来自: 腾讯 ISUX 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