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上面的耳朵是什么,多种皮肤

2024-05-0105:00:15综合资讯0

文/某某

在此,我不得不表达对于一个鲜为人知的四川话词语的遗憾:其中的“pā”字,在博大精深的汉字宝库中,迟迟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趴耳朵”、“耙耳朵”等借用字。“趴”同音异义,“耙”字音差意远,都难以准确传达“pā耳朵”的含义。

四川人自创的“pā”字,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这个词语的精髓——从“火”从“巴”,取其软糯之意。如今,《现代汉语》第七版已将此字纳入,但不少输入法尚未收录,可见其认可度仍有待提高,这无疑是广大四川人心中的一份憾事。

究其含义,“pā”即软弱之意。耳朵虽薄,但也非轻而易举就能被折断。但倘若经常被揪扯,再硬的事物也会变软,何况是这两片薄薄的耳朵。在四川,男子常受妻子揪耳朵,隐喻着男子示弱,女子强势。四川人习惯将这样的男子称为“pā耳朵”——即怕老婆、惧内。

由此观之,是否意味着四川男人过于怯懦?有学者深入探究,得出结论——四川的风土水秀,养育了美丽能干的女性。美貌与才华兼备,可谓优势尽占。以此推论,四川男人“pā耳朵”的命运似已注定!

但我对此结论不敢苟同。四川的风土既能养育女性,为何就不能养育男性?女性固然美丽能干,但为何一定能凌驾于男性之上?这两个问题始终无法说服我。我坚信:四川男人甘愿成为“pā耳朵”!

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强势的观念根深蒂固。而四川男人甘愿示弱,恰恰体现了他们大度的胸襟和气魄。示弱非同“受虐”,而是夫妻关系中另一种和谐相处的模式。相比之下,这或许能给夫妻关系增添更多温情?四川戏曲中对于“ pā耳朵”的演绎便揭示了这一点——极具幸福色彩的幽默感。

有人谬论,“pā耳朵”之说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都街头的一种自行车。殊不知,此词早已存在于该观念形成之前。

从风流才子的司马相如到多情的韦庄,只要遇见倾国倾城的佳人,便甘愿相伴左右,终老他乡。这为四川男人树立了榜样——做一个“pā耳朵”,有何不可?

【征稿启事】

方言之趣,令人捧腹。四川方言专栏《盖碗茶》自成立以来,得到了海内外四川方言爱好者的热情支持。为丰富《盖碗茶》的内容,我们面向“有故事”的方言作者长期征稿。方言故事、传说佳话,皆可投稿。字数1200字左右。投稿信箱:730156805@qq.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爆料,一经采用有费用酬谢。爆料微信关注:ihxdsb,爆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