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是什么意思,点击付费广告

2024-05-0302:34:37综合资讯0

对于步入互联网或产品推广领域的初学者来说,经常会接触到诸如 CPA/CPC/CPD/CPM 等术语。通过百度搜索,可以大致了解其含义。在实际的产品推广中,很多人对哪种推广方式更适合特定情况感到困惑。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从两方面阐述:何种产品适合哪种推广方式,以及每种推广方式的利弊。

在产品推广中,最常见的合作方式有 CPA/CPS/CPC/CPM,以及不常见的 CPD/CPT/CPL,下面详细解释这 7 个术语。

  • CPA:以注册激活为计费单位。即一个激活代表一个CPA。
  • CPS:按分成结算。例如游戏 CPS,用户充值后,渠道和 CP 按比例分成。
  • CPC:按点击付费。一个点击的价格从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
  • CPM:每千人成本。即广告曝光一千次的费用。
  • CPD:按下载计费。
  • CPT:按天计费。
  • CPL:按潜在客户获取数量计费。

适用场景:开发者需要快速提升活跃用户数据时,倾向于采用这种推广方式。

根据公司的具体需求,CPA 推广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用于融资展示。为了获得漂亮的活跃用户数据,必须投入预算,抢占市场份额。腾讯、百度和 360 等巨头是 CPA 购买大户。
  • 另一种是公司正常发展需要。依靠自然流量增长缓慢,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不得不花钱购买流量。

适用产品:以应用为主,游戏较少。

由于产品属性限制,游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应用没有收益,导致别人没有动力推广。只能按激活付费。商务购买流量时,就像买串串一样,一根签一块钱,总价根据签的根数确定。区分流量真假是最困难的部分。

适用场景:产品具有收益,渠道和 CP 共同承担风险,赚多赚少按比例分配。适用于应用市场推广手游。

提起 CPS,首先想到的是网游,这一吸金大户。产品上线后渠道的首要任务就是接入渠道支付 SDK,网游内的充值收益,渠道一清二楚。如今,上线渠道几乎无需人工对接,根据后台提示操作即可完成。作为 CPS 推广的商务,工作相对轻松,找到渠道,按照渠道后台提示,轻松上线即可。难点在于获取流量。

每天上线的游戏数量繁多,资源位有限,渠道为什么推广特定游戏呢?因为这款游戏充值多,产品吸量好。满足这两个要求的手游,渠道最受青睐。即使不需要主动寻求合作,对方也会主动推荐。但这种情形较少,大部分情况下是,充值量相差不大,没有理由推广某款游戏,只能通过人情关系。

适用产品:网游和少数电商。

网游是 CPS 必选的合作方式。一些对产品数据非常有信心的企业会购买 CPA,目的是扩大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用户。电商之前有人提出过按分成推广,即 H5 电商,有收益后按比例分成。这种做法较少见,但也有采用。老虎讲运营也投放过课程广告,按分成方式,渠道和 CP 五五分成,广告主没有风险,风险全部由 CP 承担。

适用场景:信息流广告。投放信息流广告时,通常按点击量计费。

接触信息流广告时,可能会觉得非常新奇。不点击不会产生费用,即可以获得曝光,又不花钱。但深入了解后,会发现想多了。没有点击就不会展示,曝光次数多的广告都是点击率高的。

作为平台,广告位的收入当然是越多越好。在展示次数不变的情况下,点击量越高,广告收入越多。点击率高的广告展示次数也会增加。

适用产品:网游、应用、H5,适用范围相对较广。

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信息流中出现的主要是游戏广告?因为游戏赚钱,可以负担广告支出。信息流中 70% 的广告都是游戏投放的,还有 H5 广告,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广告,投资回报率很高,也投得起。

适用场景:网站广告和部分信息流。投放网站广告时,通常按展示量购买。部分信息流也按展示量收费,如朋友圈。

在产品推广期间,按展示量购买的情形较少。行业似乎达成共识:按展示量购买并不靠谱。对方只管曝光,至于采取了什么其他行动,不管不顾。那么造假刷曝光岂不是很简单?当然会造假,傻瓜才会不造假。

技术上,刷曝光比刷点击容易得多,而且无需进行点击模拟。即使点击率过低,对于刷曝光来说也无关紧要。如果要刷点击,后续的行为也需要刷一下,如下载、激活,否则一眼就能看出是造假。

适用产品:品牌宣传广告和页游。

虽然说是品牌宣传广告,但实际上也包含效果广告的属性。朋友圈中刷到的汽车广告看似是品牌曝光,实际上点击后还需要留下联系方式。这种品牌宣传广告都被效果广告广告主带坏了。

适用场景:在应用市场推广产品时,按下载量结算。这种计费方式起源于甲乙双方互不信任。

一开始,应用市场都是按激活量购买。随着扣量盛行,渠道地位上升。如何最大化自身利益?自然是要根据自己的数据结算。从一开始由 CP 提供后台数据作为结算依据,演变成渠道提供后台,根据下载数据结算。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不再出现扣量的情况。CP 无法凭空捏造激活量。按下载量结算,渠道几乎没有风险。对于 CP 来说,需要提高产品的转化率,以降低获客成本。

适用产品:应用和部分单机游戏。

如果产品具有个性化特征,品牌识别度高,那么进行关键词优化比按下载量购买更划算。市场中 60% 的下载量来自搜索。而搜索关键词基本固定,如果将产品提升至关键词前列,就能获得持续不断的流量。这比一次性的按下载量购买划算得多。

适用场景:大型、高档、端着架子摆谱的大媒体通常按时长收费。一天的价格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对于推广预算低于 2000 元的企业来说,只能望而兴叹。

CPT 最常见的资源是开屏广告,这确实非常烧钱。至于能达到什么效果,也很难说。投放广告推广时,需要持续不断的曝光,预算只有几百万的企业投放 CPT 开屏广告,曝光一天就用完了。而如果投放 CPC,可以覆盖十几个媒体。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推广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小型企业的推广预算为 2000 元,而大型企业的预算为 2000 万元。开屏广告和 CPC 广告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看到的开屏广告主要来自大型企业,例如天猫、汽车和可乐。我从未见过楼下的小火锅店投放开屏广告。

适用产品:
侧重品牌曝光的客户,带有效果更好。

与我们常规的效果推广广告不同,这类客户的洽谈方式也截然不同。投放数万到数十万元靠效果驱动。投放数百到数千万的预算则是资本运作,希望大家都能步入这一领域,玩转资本才是真正的王者。

我们将最常见的合作方式术语进行了简要解释,这些术语也是我们在运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做产品无外乎两件事:获取用户和留存用户。

说“留存”可能有点过时,更好的说法应该是:做产品无外乎两件事,一是从外部获取用户,二是使产品产生收益。而 CP(X) 正是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案,你明白了吗?

老虎,微信公众号:老虎讲运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运营逾十年,精通运营各个环节,数据、用户、推广运用得心应手,将 APP 运营玩转于股掌之间。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