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古诗白居易:全诗赏析、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2024-05-0401:52:20综合资讯1

古诗中的鸟儿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与鸟儿相关的意象。不同的鸟儿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情感和寓意。你能将下列诗句中

提到的鸟儿

按照同一种类对号入座吗?

答案揭晓

“子规声里雨如烟”与“望帝春心托杜鹃”对应;

“隔叶黄鹂空好音”与“花影乱,莺声碎”对应;

“人似秋鸿来有信”与“衡阳雁去无留意”对应。

这些诗句中,分别描绘了哪些种类的鸟,又寄托了怎样的感情呢?

让我们通过诗词,感受鸟儿们傳递的情誼。

黄鹂

杜甫在《蜀相》中写道,“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句诗中,提到了黄鹂。

黄鹂是一种常见的鸟,很多诗句中,都不乏它们的身影。

↓ ↓

“两个黄鹂鸣翠柳”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鹂又名黄莺,仓庚,羽色鲜黄可爱,鸣声清亮婉转,常常出现在歌咏春天的诗里。

《诗经·豳风·七月》中,就不乏這樣的描寫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大雁

苏轼在诗中写到,“人似秋鸿来有信”。“鸿”的本义是大雁。古人相传,鸿雁可以替人传递书信,所以“雁信”、“雁书”,常常代指书信。

古時还有这样的讲究:辦婚礼时,男孩子要送雁给女孩子,因為雁是守信的。

子规

翁卷在《乡村四月》中写到,“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放眼望去,原野上葱葱郁郁,稻田里水色倒映着天光,如烟雾般的蒙蒙细雨中,传来一声声清脆的“布谷布谷”,呼唤着人们快快忙碌起来,投入农耕生产。

子规是布谷鸟的别名,也被称为杜鹃、杜宇。《荆楚岁时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四月也,有鸟名获谷,其名自呼。农人候此鸟,则犁耙上岸。”

子规在春季播种时鸣叫,农人以此作为时序变化的信号。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就要做好犁地、耙田等农活,一些地方则准备插秧了。

這些诗词中,也记录了子规催耕的场景:

杜甫《洗兵马》“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李白《赠从弟冽》“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

葛长庚《水调歌头》“一犁梅雨,前村布谷正催耕”。

农人耳中的“快快布谷”,到了诗人那儿,就变成了催人泪下的“不如归去”。柳永在《安公子》中写到,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贺铸在《摊破浣溪沙》中写到,“多谢子规啼劝我,不如归”。

子规:诗人的哀愁和羁旅情结

子规,是文人墨客常咏之物。其啼鸣牵动着身处异乡遊子的心弦,勾起他们对故乡的思念。

白居易在《忆江南》一诗中写道:“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子规的啼鸣,让身处异乡的他思绪万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除了抒发对故乡的思念,诗人们还借子规来抒发哀愁悲伤的情绪。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的啼鸣,为他送别的友人唱起了一首哀婉凄切的离歌。

白居易谪居浔阳城时,耳畔常伴着一阵阵杜鹃啼血的哀声。“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这两句诗,凄婉地描绘了诗人在贬谪期间的孤独和悲伤。

不同的鸟儿,代表着不同的意象。子规,象征着乡愁和哀愁,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意象。

声明:本页面转载之内容,均为网络转载,以传于网络信息之目的,如有不妥,请联系我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