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沸的鼎是什么意思,成语解释及出处

2024-05-0403:01:08综合资讯1

世俗的观感中,鼎通常是尊贵的代名词。作为青铜时代的标志,早在公元前21世纪,它就出现在了远古人类的生活中。经过1500多年的发展,鼎的地位愈发重要,相传大禹曾征收青铜,铸造九鼎以代表九个州。自此,鼎演变为王权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和不容置疑。

有关鼎的成语也不胜枚举,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大名鼎鼎、春秋鼎盛……无一不彰显其显赫、尊贵和无上地位。鼎立三分、钟鸣鼎食、四海鼎沸、鼎成龙升、革旧鼎新、拔山举鼎等成语,也颇具气势。

那么,鼎在古代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才能受到古人的如此重视?

炊具:实用便捷

抛开鼎今日的尊贵地位,在其诞生之初,它仍具备接地气的特点。

考古研究表明,人类学会生火、制造烹饪工具并食用熟食的时间远早于汉字的产生。作为文化载体的汉字,在一开始就对人类的饮食文化有所反映。下图为“鼎”的象形文字,貌似一台带有支架的“锅”。

鼎的早期古文字字形。来源/朱英贵《三足鼎立,人声鼎沸——释“鼎”》

蜀汉学者谯周《 古史考》记载:“神农时期,人们以谷物为食,将其放在烧石上食用。到了黄帝时期,才出现釜甑,熟食之道逐渐完善。”经过反复实践,远古人类学会了制作陶釜,用以煮食,这正是鼎的雏形。为了更加便利,人们用“鼎足”把陶釜垫起来,这可能是“鼎”和“顶”同音的缘故。

鼎在诞生之初,就是一种用于烹煮食物的圆形炊具。许慎《说文解字》言:“鼎,三足两耳,内盛五味之宝器也。”又曰:“易卦:巽木于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在《易经》中,鼎卦的卦象是离(火)下巽(风),寓意将木柴劈开放在陶鼎下方,再以风力助燃加热食物。汉字“鼎”中的“目”才是鼎的象形,指盛放食物的容器;下方的“爿”(音同“盘”,即劈成片的竹木)和“片”则是指被打碎的木柴。

从出土文物中可以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陶鼎为圆腹三足,没有两耳。陶鼎由陶釜演化而来,自然保留了圆形,如此更有利于煮食。作为常见的家用炊具,陶鼎通常体积较小,重量轻便,容易搬运;陶鼎在加热时,外部温度不高,无需额外添加鼎耳。随着生产力提高,人们开始用青铜铸造鼎,铜鼎重量较大,且导热性优异,故需要增加鼎耳以方便移动。

与鼎相关的部分成语,直接源于它作为炊具的本义。最直观的是“三足鼎立”,即三根鼎足使圆形陶鼎受力均匀,让鼎身保持稳定。因此成语“三足鼎立”或“鼎足而立”形容三方势力互相对峙、鼎峙的平衡状态。

东汉末年,刘备寄居荆州,偶遇诸葛亮。诸葛亮在“隆重会见”中提出“联合吴国、对抗曹操”的战略规划,指出:“曹操军队若战败,必定北撤,彼时荆州和吴国的实力强劲,鼎足之势将成。” 天下大势的发展正如诸葛亮所料: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孙权占据江东,得到喘息之机的刘备也相继取得了大半荆州与益州。自此天下呈现三分之势,魏、蜀、吴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鼎的外围是三足,内部则是沸腾翻滚的汤水,这犹如一群人聚在一起,喧嚣吵闹,无休无止,由此产生了“人声鼎沸”的比喻。将范围扩大到整个天下:乱世之下,各路军阀纷争不断,如同乱成一锅粥,便是“天下鼎沸”或“四海鼎沸”,用来描述局势动荡,天下大乱。例如东汉末年,“义兵鼎沸,在于董卓”;唐朝中期,“及安禄山之乱,华夏鼎沸”。

从功能上看,鼎是用来烹煮食物的炊具,故而有“牛鼎烹鸡”,形容大材小用。有时,被烹的对象还可能是活生生的人。古代有一种残忍刑罚,名为“烹刑”。刘邦的谋士郦食其,曾被齐王田广烹杀。成语“刀锯鼎镬”即指四种刑具,后来引申为酷刑。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被俘后,曾作《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文天祥宁死不屈,主动要求被处以烹刑,其高尚的爱国情操,得到了后人的一致称颂。

晋侯温鼎,温食器。温鼎是一种可以在托盘中添加木炭保温的饪食器。来源/山西博物院

青铜时代的鼎,经常用于调味烹饪,即《说文》中提到的“和五味”。著名贤臣伊尹,就擅长用鼎烹调食物。据《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名阿衡。阿衡想要欺骗商汤而无计可施,便成为有莘氏的媵臣,携带鼎俎,用美味佳肴劝说商汤,使他步入王道。”治理大国犹如调配小鲜,伊尹将治理国家比作调味,让“调鼎”有了治理国家的寓意。由于伊尹携带着鼎来会见商汤并成功受到重用,故成语“负鼎之愿”后来就形容臣子有承担辅

随着鼎的用途转换,其材质与造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初,鼎以陶土烧制而成,造价低廉,实用性却很强;后来,铜鼎更为常见,除了三足圆鼎外,还出现了四足方鼎。与圆鼎相比,方鼎的祭祀功能更加突出,造型也愈发高大。这是因为,用来祭祀的“牺牲”一般都是整只,未被肢解,这对于鼎容量的要求更高。古人为了表达对祖先和神灵高大形象的敬畏,也需要更大的尺寸的鼎。

这样一来,“鼎”便产生了盛大、显赫的含义,如“大名鼎鼎”。成语“函牛之鼎”原指能容纳一头牛的鼎,后引申为气势宏大。鼎的尺寸变大后,重量也随之增加,成语“一言九鼎”与“言重九鼎”就比喻说话极有分量;鼎之重,举起须用全力,故“鼎立相助”就引申为他人对自己的大力支持。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与孟说比试举鼎,结果因一时用力过度,让大鼎砸断胫骨,随即身亡。而成语“举鼎絶膑”就是指举鼎不成而折断胫骨;后用来形容人的能力不足,无法承担重任。可见,鼎的分量的确不轻,非一般人所能抗。“力能扛鼎”者,必全力以赴,所创作的作品,自然就是“扛鼎之作”。

举鼎而死的秦武王。来源/电视剧《大秦帝国》截图

项羽年轻时,力大无穷,有“拔山举鼎”之能。凭借这一优势,他在秦末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击败各路强敌,成为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尽管项羽最终败于刘邦,但他的英雄豪迈仍得到后人认可。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时,就把项羽列入了帝王本纪当中。

言归正传。虽然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但由于青铜开采难度大、产量稀少,导致它仍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材料,一般人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铸造青铜器。在这种情况下,铜鼎逐渐成为贵族生活的象征。贵族用铜鼎烹煮、盛放食物,还用铜编钟来听音乐,场面极其豪华,这就是成语“钟鸣鼎食”“鸣钟列鼎”的由来。与之相反的则是“桑杯石鼎”,即木碗瓦锅,形容生活简朴。

列鼎而食、列钟而乐是贵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鼎和钟也被用来明确森严的等级制度。既然贵族也有三六九等,那么他们使用的鼎、钟就要在规格上有所区分。考古研究表明,周代贵族往往会常用一组造型相似、纹饰相近但大小不同的列鼎来随葬。墓葬中鼎的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高低。

具体该如何判断呢?汉代学者何休注《公羊传·桓公二年》曰:“祭祀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元士三也。”一般认为,天子用九鼎,九鼎中分别盛放牛、羊、豕、鱼、脂、肠胃、肪、鲜鱼、鲜腊。而这,或许正是九鼎成为王权象征的重要原因。但也有人指出,天子的规格为十二鼎,见《周礼·膳夫》曰:“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对此,东汉经学大家郑玄解释说:“牢鼎九,陪鼎三。”

蟠螭纹盖鼎,出土于林州。来源/林州博物馆藏

被祭祀的牲畜在大锅鼎中煮熟后,要移入到牢鼎中,这一步骤被称为“升”,故牢鼎又称为“正鼎”或“升鼎”,其中装有肉羹。陪鼎又称“羞鼎”,装有带佐料的菜肴,是正菜之外的加菜。按照惯例:太牢九鼎、七鼎,配羞鼎三;升鼎少牢五鼎,配羞鼎二;升鼎少牢三鼎或一鼎,配羞鼎一。一般来说,“三牲五鼎”已经是颇高规格,所以它也被用来形容食物丰盛。

鼎的使用方式。来源/曾曦《法象明器 占施知来——先秦鼎文化考论》

鼎被广泛用于祭祀后,就变得愈发神圣;后来,商周统治者为强化自身统治,还继续在鼎上大做文章,让它成为一种教化的工具。据《礼记·祭统》记载:“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

想当初,大禹在九鼎上刻有九州各地山川、异物图形,列于宫殿之外供人参观,也是希望能达到教化百姓、沟通神灵的目的。从出土的青铜鼎来看,鼎身上还刻有很多的铭文与纹饰,尽管一些纹饰如饕餮纹等至今未能被破解,但其代表的神异序言
九鼎,虽无明确的考古证实,却并不代表其不存在。学界对此有着诸多推测和研究。
九鼎的传说
部分学者认为,九鼎实则仅为一鼎,名唤“九州鼎”,简称“九鼎”。大多数观点认为九鼎确实存在。《史记·秦本纪》记载:“(昭襄王)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注曰:“历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相传秦始皇时期,九鼎已失传。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九鼎被周显王尽沉于泗水之中(见《水经注》),秦始皇曾派人寻找,却无功而返,遂以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后世女帝武则天曾重铸九鼎,以维护其统治。
九鼎的含义
作为王权象征,九鼎承载着丰富的寓意。秦国欲迁徙九鼎,实则意同迁徙天子。《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传说黄帝铸鼎成功后,被神龙接引,飞升而去。鼎湖因其铸鼎之地而得名,由此诞生了“龙归鼎湖”“云暗鼎湖”等成语,暗喻皇帝驾崩。
鼎的演变
鼎,最初作为饮食炊具,因其普及性而成为祭祀礼器。随着国家建立,鼎赋予神圣色彩,成为国之重器,象征着王权和尊崇。
鼎的传承
时至今日,鼎不仅象征着国家,还代表着和平与团结。2001年,中央人民政府赠予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宝鼎”,寓意民族团结与繁荣。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区也曾收到类似赠礼。我国还向联合国赠送了一尊世纪宝鼎,象征着国际友好往来。九鼎已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