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廓苍穹,碧蓝如洗,谁曾目睹过这般壮景?
我已亲眼所见!从千里冰雪的大兴安岭,到云霞漫天的彩云之南腾冲,此地穹宇最是湛蓝、明亮、广阔无边。举目仰望,宛若“苍穹碧如水,千里烟波随”的浩瀚美景。
初识腾冲,源自四十多年前的初中地理课本。书中写道:“我国人口分布东部沿海多,西部内陆少,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3%,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4%;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即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拔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真切了解腾冲,则是2014年春节的云南之旅。
在那次云南行中,我创作了诸多分篇,其中《云南的云》一篇中写道:
云南的云,不像塞北的云那样粗犷,没有“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狂野,有的只是“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微妙如幻;也没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霸气,有的只是“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的少女娇媚;更没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不可一世,有的只是“隔岸荒云远断,绕矶小树微明”的袅娜情怀。
云南的云,也不像烟雨江南的云那样含情,没有“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的婉约,有的只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大气;也没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的凄楚悱恻缠绵,有的只是“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的豁达情感;更没有“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的哀怨难耐心境,有的只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一往情深。
云南的云,更不像平原的云那样自由自在地肆意游荡,没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的孤独寂寥,有的只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与民同乐;也没有“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的离散情仇,有的只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的迷恋阡陌情怀;更没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的哀婉情境,有的只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傲岸本性。
其实,这不仅仅是对云南云朵的描写,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对云南蓝天的赞美,赞美云南的蓝天,首先要属腾冲翘楚。
这里的蓝天,并不高远,仿佛攀到山顶就能触手可及。
某日,出于好奇,我随在腾冲求学的两个孩子六弟,一同登高黎贡山。待我们攀至山顶时,云雾已散。仰头观天,宛如被清水浣洗过一样,更加明亮洁净。我下意识地伸出手臂,想抚摸那碧蓝无垠的洁美,却不料被风吹过,身上由于爬山汗湿的衣衫令我不自觉打了个寒颤。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脸一热,与六弟对视,尴尬地“嘿嘿”一笑,拉着他坐在一块突起的岩石上,深深呼吸着略感淡薄的空气,让胸腔里的气泡尽情舒张。
六弟见我喘气有些吃力,关切地对我说:“这里山顶上空气略有稀薄,你的肺活量不够,呼吸便会感到有些困难。我们休息几分钟就下山。”
我对六弟笑一笑,深吸一口气:“嗯,休息一会儿,凉快凉快再下山。”
嘴上虽这么说,我的眼睛却出卖了我,仍在四处张望。不仅看山上的草木岩石,还看山下的村落和别样的古式建筑,更甚的是依旧时不时用疑惑的眼神浏览着蓝缎子一样的天空。
六弟见我神态,一笑:“没有你说的离天那么近吧!达不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境界。这里的天确实蓝,就像你说的,蓝的纯洁、蓝的干净、蓝的唯美。即便等到山上,也不能随意举手轻抚蓝天的面颊,它广博的胸怀,就像腾冲的各族人民一样淳朴、善良、憨厚、诚实。”
“唉?老六,没想到,近二十年没见到你片纸只字,你的水平依然没减,一张嘴,还是那么富有诗意。”我一脸惊异地看了看年轻时候诗意浓郁的六弟。
“哈哈,不是我有潜在的诗意,而是腾冲就是具有诗意的地方。你也感觉到了,这里的空气清新、树木繁茂、白云纯洁、蓝天高远……每一处,只要你看到、想到的,就像大氧吧一样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哦!对了。
腾冲的蓝天,正如整个云南的云一样,它看似孤傲,实则虚怀若谷。就像初中地理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