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普宁的美味佳肴,怎么能少了这道小吃。
用料简单,烹制方便,却是潮汕人心中的至爱。炸得金黄酥脆的豆腐角,
配上一碟韭菜盐水,那就是著名的
普宁豆干
现炸现吃的豆腐角,外酥内软,咸香可口,再加上一杯茶,简直是潮汕人心中的完美下午茶。
有句话说,哪里有普宁人,哪里就有普宁豆干。
普宁豆干的独特之处在于必须使用当地的水烹制
在广东,能够以地名命名食物的,除了“鱼乡”顺德,另一个代表就是“豆国”——普宁。
和顺德一样,提到普宁,人们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往往就是这个地域标签性质的食物——豆干。
作为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部地区的普宁,人口虽少,却以豆制品驰名远近。
在潮汕的菜市场,与普宁有关的店铺都是专卖窗口,普宁豆腐、普宁豆干、普宁油豆腐、普宁枝竹腐皮、普宁豆酱等,种类繁多,几乎都离不开一个“豆”字。
据普宁厨师介绍,普宁人对豆制品的喜爱源于当地旧时的物产有限和水质独特。
众所周知,南方并不盛产黄豆,但广东东南地区一带,如客家的河源、梅州等,以及揭阳、汕头直至潮州的平原,都保留着种植黄豆的传统和习惯。
据说当地人对这种作物的偏爱,源自从中原地区迁徙到此的古人。
虽然种植黄豆都是小家小户的家庭模式,但出于对传统食俗的热爱,人们反而将为数不多的黄豆演绎成了各种精品。
加之广东东面水域的水质重碱轻酸,在制作豆制品上也颇具优势。诸如客家的豆腐,普宁人的豆腐、豆酱等,都是一方独树一帜的食物代表。
时至今日,这些地方制作豆制品的选材,很多已经改用了北方的优质黄豆,但做法依旧沿用传统的方式,用水更是非当地水源不可。
作为普宁最著名的豆制品之一,普宁豆干也被称为普宁炸豆腐。但实际上,它并不是“豆腐”,而是一种豆浆加薯粉制成的豆干,与真正的普宁豆腐并不相同。
别看这豆干小小的一块,其制作工序可是相当繁杂——磨浆、除渣、煮浆、配膏、试粉、掺膏、搅和、卤、包块、压块、煮熟,费时费工费力,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严格把关,才能保证每一块豆干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