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的意思

2024-05-0603:37:45综合资讯0

母亲的针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诵读孟郊的《游子吟》,我都不禁为诗中母亲的慈爱与奉献所感动。仿佛时光倒流,回到1984年的那个秋天,当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母亲也曾用她的双手为我整理行李。在昏黄的灯光下,她细心检查着每件衣物,一针一线地缝紧扣子,加固容易撑开的裤裆和袖档,补好破损处。

母亲的手艺精湛,针线活细致入微,即使仔细观察也难以发现任何轻微的痕迹。大学四年里,我因年轻气盛而好动贪玩,同学们衣物破损的情况屡见不鲜。得益于母亲的勤劳巧手,我从未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母亲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末,识字不多,但勤勉朴实,任劳任怨地操持家务。当我妹妹出生时,母亲已近40岁高龄。彼时,我们家中有七个子女,年龄跨度极大,家境十分拮据。为了养活一大家子,母亲除了照顾孩子,还外出帮工贴补家用。勤俭持家是母亲的座右铭。“吃不穷,穿不穷,划算不好一辈子穷。”她常以此教导我们。为了节约开支,家里一日仅有两餐。炎炎夏日,当蔬菜价格低廉时,母亲便会购买大量蔬菜回家,洗净蒸熟后晾晒制成坛子菜。这样一来,蔬菜的供应便得以解决。

至于穿衣的问题,母亲则凭借一手熟练的针线活解决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母亲会购入廉价的家织布,用剪刀裁剪成衣,再经手工缝制,一件新衣就诞生了。衣服会先给哥哥穿,随后弟弟妹妹依次传承。衣物破损也不足为虑。白天,母亲在外务工;到了晚上,疲惫不堪的她便在煤油灯下细心缝补。从鞋底、鞋面到鞋垫,母亲亲手制作了我们所穿的每一双鞋子。南方湿冷的冬天,母亲亲手制作的棉鞋能让我在寒风中感受到一丝温暖。

儿时,我们嬉戏打闹,鞋子容易被汗水浸湿。每当临睡前,母亲总会收集我们的湿鞋子,在煤火炉上烤干,再整齐摆放在炉灶边,自己才安心上床。次日清晨,我们穿上母亲烘干的棉鞋,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暖意。这种幸福和惬意至今难忘。

如今,母亲已年过八旬,不幸患上了失智症,有时连自己的子女都不认识。她常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空手比划着一套动作。外人不明而我们做子女的却“看见”了她手中握着“针”,“线”缠绕在另只手上。她穿好“针”后,不断地在空中穿梭着,“针”和“线”的声音不绝于耳。与此她轻声呼唤着子女们的乳名,催促我们回家吃饭,提醒我们注意保暖。即使她连自己吃饭穿衣都已遗忘,但她对子女的挂念却未曾改变。看着这一幕,泪水夺眶而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心中默念着这句唐诗,感受着母爱的伟大与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