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简笔画

2024-05-0603:39:56综合资讯0

青蛙(Frog)属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是无尾动物。作为两栖类,其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通过体外受精孵化成长尾幼体(蝌蚪)。蝌蚪期使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后,成体主要通过肺呼吸,辅以皮肤呼吸。

绝大多数青蛙采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仅10-12种青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将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值得注意的是,蛙类中的黑斑侧褶蛙在动物学上被特指为“青蛙”。

以往,青蛙一直被归为卵生动物,但科学家们发现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雨林中的某类蛙种能够产下蝌蚪,使其成为全球6000多种蛙类中唯一具有该能力的物种。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水域附近,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偶尔也会潜入水中捕食。其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主食,也会取食田螺、蜗牛、小虾、小鱼等。所食昆虫绝大部分为农业害虫,有人估计,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70个虫子,一年可消灭害虫15 000只,因此青蛙是一种对农业有益的动物,应提倡保护。

秋末天气变冷时,青蛙会蛰伏在水底或洞穴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气变暖时再回到水中繁殖。繁殖期间,许多雄蛙常聚到同一区域,高声鸣叫,不断吸引异性,这就是所谓的“哈蟆吵坑”。其实这是雄蛙的一种求偶行为,通过鸣叫来吸引异性,结成配偶。配对以后,雌蛙便开始向水中排卵,每次排卵约3 000—6 000粒;与此雄蛙向水中排出精子。精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经4—5天的孵化发育成为蝌蚪。

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以尾部游泳,用鳃呼吸,并取食硅藻、绿藻等植物性食物。经过两个月的发育之后,蝌蚪变态成为幼蛙,尾部逐渐消失,体长大为缩短,并开始上陆生活,食性也开始转变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从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要三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