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典故简介(20字)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在《易经》中代表阳数,故名“重阳”。
重阳节典故简介(30字)
重阳节,又称“重九”,因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而得名。最早起源于战国,唐代正式定为节日。
重阳节典故简介(100字)
《易经》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两阳相合,故名重阳。因“九”与“久”谐音,又寓意长寿。秋季丰收之际,古人视其为吉日。“重阳”与“久久”皆寓意延年益寿。魏晋时期,重阳节已流行饮酒赏菊。唐代定为节日。
明代,重阳节宫廷和民间均食用花糕庆贺。皇帝登万岁山祈福延寿。此风俗沿袭至清代。
九九重阳节小故事(50字)
故事1
汉朝的戚夫人被吕后迫害后,其侍女贾佩兰介绍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以辟邪延寿。
故事2
唐朝诗人沈佺期提到,魏文帝赞颂菊花,汉武帝赏赐茱萸囊,每年九月九日庆贺,祈求天地长寿。
故事3
汝南桓景娶费长房为师,受赠茱萸囊驱邪。九月九日,其家人登高避祸,果然无事。
故事4
传说中,阿牛寻得九朵白菊治好母亲的眼睛。各地便有了九月九日种植菊花、赏菊花、饮菊花酒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