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例行大熊猫种群调查中,科研队拍下了这样一幕:
只见一只大熊猫端坐在山坡上,津津有味地啃食着什么。当科研队靠近时,大熊猫迟疑地扔下了爪中之物,缓缓爬上山坡离去。科研队上前一看,惊讶地发现,大熊猫啃食的竟不是竹子,而是一根一尺多长的骨头。
次日,科研队在附近收集了一份大熊猫的粪便。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只大熊猫的粪便整体呈灰白色。
据悉,这已是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拍摄到熊猫吃肉的影像。此前,科研队在化验大熊猫的粪便时,也曾发现过未消化的动物残骸和毛发。
长期以来,以其萌态外形著称的大熊猫总是给人一种素食主义动物的印象。作为食肉目熊科中的一员,它们体内依然潜藏着食肉本性。
生存的呼唤
尽管大熊猫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逐渐转向素食,但其食肉本能并未完全消退。回顾历史,也不时有野生熊猫下山觅食肉类的报道。
2017年,四川乐山一村名报告称,一只成年熊猫下山捕食了一只村民的山羊。此后,熊猫仍在现场逗留了20多分钟,方返回深山。
图/中新网 被大熊猫猎食的山羊尸体
不仅食肉习惯根深蒂固,大熊猫的消化道构造和肠道微生物群也与食肉动物保持一致。
食草动物的消化道普遍较长,甚至拥有多个胃,以便消化高纤维的植物性食物。而大熊猫却没有盲肠,肠道也较短,是典型的食肉动物消化系统。
图/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肠道对比
大熊猫的基因中缺乏纤维素消化酶,并不具备草食动物的纤维素降解系统。研究表明,竹子里仅有8%的纤维素和27%的半纤维素可以被大熊猫消化。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群中常见的梭状芽孢杆菌在食草动物中也有缺乏。
这也是为什么动物园里的熊猫经常吃睡相接的原因。由于消化系统难以适应高纤维饮食,消化效率很低,只能无缝进食。
国外野生动物专家记录的数据显示,一只熊猫每天要花10个小时左右吃笋,进食量接近自身体重的50%。
为了在这种低效率饮食的情况下存活,大熊猫不得不选择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如睡觉或发呆。监测数据表明,大熊猫的日常能量消耗极低,不到普通哺乳动物的一半。
在进化过程中,大熊猫的DUOX2基因也发生了突变。该基因对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是必不可少的。基因突变后,大熊猫成为天生的“低甲”,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使它们更加嗜睡,不愿活动。
那么,大熊猫既然有着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为何甘愿以竹子为食呢?肉的味道不够好吗?
距今2009年之际,中国科研人员对国宝晶晶进行基因组精细图谱测序剖析后惊人发现:大熊猫体内受控肉类鲜味感受的味觉受体TAS1R1基因已形同虚设,导致其丧失感知肉食鲜美的能力,进而使得肉食与素食在味觉体验上无明显差别。
在此后有关大熊猫的相关研究中,该基因失活的现象得到了反复验证,研究人员据此推测,TAS1R1基因功能缺失极有可能促使大熊猫转投素食的怀抱。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2月发表的一篇重量级论文对此前普遍认知再度提出了质疑。该研究发现,远古时期和大熊猫的同位素营养生态位存在显著差异。通俗地说,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可帮助我们了解动物饮食习惯和栖息地演变规律。通过对远古和大熊猫以及同域物种骨骼和牙齿样本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远古大熊猫的营养生态位约为现代同类的三倍,这表明其饮食和栖息地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多样。
这一发现与大熊猫200万年前便已转向以竹为食的普遍认知相悖,研究人员由此认为,大熊猫开始涉足竹食生态的时间可能远晚于200万年,且其饮食习惯也绝非局限于竹子。
从肉食主义到杂食者,再到纯素主义,大熊猫在漫长的进化旅程中或许尝试过形形色色不同的生活方式,尽享饮食的多样性。
事实上,大熊猫作为一种食肉动物转型为素食主义者,这并非出于“憨”的表现,恰恰反映了其非凡的智慧。
以素为食使大熊猫巧妙避开了食肉动物之间的激烈竞争,充分利用唾手可得的竹子作为生存主粮,这使得它们在漫漫进化历程中得以延续。
卖萌还是卖狠?
圆滚滚、毛茸茸的身躯,紧抱竹竿猛啃的憨态,大熊猫总给人一种温顺无害之感。各大动物园长时间营造的萌宠形象也让人们习以为常,而忽略了它们作为熊类而非猫科动物的事实。
大熊猫拥有惊人的咬合力,仅次于北极熊和棕熊;锋利的牙齿曾获“食铁兽”之称;尖锐修长的爪子,战斗力爆表。
图/大熊猫:你受得住本王的这一巴掌吗?
尽管大熊猫外表看似人畜无害,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
有热心网友对2000年至2019年间大熊猫伤人事件进行了不完全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18起伤人事件,其中10起源于游客自作主张进入大熊猫活动区域,另有2起则缘于村民围捕大熊猫。
图/见水印
究竟是谁之过?是出于正当防卫的大熊猫,还是监管缺失的动物园?
在我看来,是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执意翻越围栏与大熊猫亲密接触的游客。
请回答一个问题:大熊猫的尾巴是什么颜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