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的中心论点

2024-05-0702:18:16综合资讯2

伯乐难觅,千里马常存。故虽有良驹,却遭奴隶之役,殒命于槽枥,空负千里之名。

马之千里,所需甚巨。而养马者不知其潜能,故其力未彰,才华埋没,与凡马无异,何求千里之能?

行之不得法,食之不能尽其才,言之而不得其解,执策而驭之,曰:“天下绝骏!”悲呼,此乃不知马之大者。

唐代文坛,诗文革新之风盛行,古文运动应运而生。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为先声,后有萧颖士、李华、柳冕等极力倡复古。历经酝酿积蓄,韩愈和柳宗元方开创散文新纪元。韩愈为古文运动之倡导者、实践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马说的中心论点

韩愈在文论中提出作家经历与创作的关系,认为“凡不得其平则鸣”,即“有不得已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韩愈受家庭熏陶,自幼懐复古之志,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入仕。然而仕途命运坎坷,屡受挫折,与复古理念不无关系。《马说》即其《杂说》之四,假借“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喻,慨叹良才难遇知音,愤懑自身遭遇的重重大苦闷:

他说,伯乐出现,千里马方显于世。千里马众多,但若无伯乐“识珠”,其价值亦无从体现。我二十五中进士,时隔四五年才获录用,且所任职务仅为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等闲职,何不任我一郡守,为百姓造福?好不容易擢升监察御史,于关中大旱之时,尽职上奏免除赋税,却因言获贬为阳山令,郁郁不得志。难道就此碌碌终生,怀才不遇,徒负满腹经纶?

我满腹经纶,不授予高位,我如何能施展才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力无处使。任我为官,却无实权;给了实权,又不让谏言;谏言亦不采纳。朝堂之上,尚有人言,无济世安邦之才者,唉,真是灯下黑啊!

韩愈官至兵部、吏部侍郎,封副宰相,但仕途功业不及其文学成就。唐代古文运动在他的推动下蓬勃发展,击败骈文的长期垄断,开创散文新时代。这种文体摆脱陈规俗套,顺乎自然音律,自由抒写。其适用范围亦更广,日常生活中亦可抒发志向和情感。韩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论点,指引了后世古文家的创作,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身为文人,韩愈亦不失为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