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1码是多少米

2024-05-0702:29:15综合资讯1

中国服装业关于女性服装尺码的既定标准似乎拥有其独特性,且逐年趋向“缩水”。对此,不仅国内网友日益不满,就连国外人士也感到相当困惑:“中国尺码为何如此之小?”

他们或许不甚理解,我们对“美”的追求恰恰在衣物尺码上 得到 了显著印证……

在TikTok平台上,对“中国尺码”感到困惑的疑问层出不穷。

一位男士从中国购买了一件5XL的毛衣,考虑到种族体型差异,选择该尺码已绰绰有余,但令人惊讶的是,实际穿上后,居然偏小。

这不禁让他对自己的体重产生质疑。

无独有偶,名为Ana的女士从中国买入一条白色XXL百褶裙,然而试穿时却发现,其腰口过于窄小,根本无法系上。

这些与“中国尺码”相关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的共鸣。

有人指出,即使在美国,短款上衣也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愈加短小,仿佛所有女孩的身高都低于5英尺(约152.4厘米),这是一种可悲而有害的标准。

也有人表示,亲眼目睹了一位女士购入一件中国上衣,试穿后感觉不合适,遂赠予家中的猫咪,而后却发现猫咪穿戴得十分合身。

一位留学女士现身说法,称自己以前在国内穿着L或XL尺码,赴北美后则穿S或M尺码,而今年回国后,却只能穿上5XL号。

事实上,这种极度偏小的尺码标准早已招致中国网友的广泛抗议。

在所谓的BM风盛行期间,许多女士为适配身形娇小的服饰,不得不强制节制体重。

这种节制根本赶不上商家尺码“缩水”的速度,她们宛如从小码女生变成了连XL、XXL都无法穿戴的大胖子,其中隐含的贬低意味既隐蔽又深刻。

即使是身材较为完美的明星杨颖和欧阳娜娜,在逛街时也不免慨叹自己难以穿下服装店的服饰。

有分析认为,在网红经济的影响下,国人的审美在“白瘦幼”的路线上愈行愈远。一旦形成潮流后,通过网红“白瘦幼”的营销策略,服装生产商不仅销量无忧,更可节省布料成本,这无疑是一种妥妥的PUA式消费者教育。

当人们以服装尺码的“S”前缀包含的“X”数量相互攀比时,偏好纤细瘦小和“弱不禁风”的病态审美观便得到了巩固,这也将给予“白瘦幼”网红一个正反馈,从而形成生产和销售链条的“良性循环”。

不可否认,从进化和两性心理学角度来看,“白瘦幼”代表着优越的生活、自律的习惯、青春活力以及生育能力,它在许多人眼中确实代表着美。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美”这种极具主观色彩的形容词不应该被简单地等同于“白瘦幼”,对于何为美或不美,也绝不应当成为男性的专属评判标准。

舆论共识应该是,欣赏自己所欣赏的美,并接受和尊重他人所欣赏的美。

在这样的氛围下,身材焦虑才有可能得到缓解,“白瘦幼”网红及其背后的商家才不会继续潜移默化地兜售荒谬的价值观,让服饰尺寸越“缩”越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某些选美大赛中涌现的“黑胖老”冠军,正是女性群体对于“白瘦幼”审美的反抗。它虽然相对极端,但确实说明了“选美”本身的客观性和存在意义本就值得商榷。

衣物尺寸不应成为束缚身体和压抑个性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