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隐逸诗中,鹿已经成为隐居的固定形象。在唐朝以前,鹿并非一直与“隐逸”相关联。从古代开始,鹿的含义就极为丰富:它曾是蛮荒的象征;在汉朝时期,又是儒家王权的象征;而之后,一度又是道家神异的象征。南北朝时期,则增加了“隐逸”的含义。直到唐代,鹿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才逐渐固化,并和“隐逸”紧密关联在一起。
1.鹿的神化
商代,鹿被视为一种神灵。商代的青铜器中,有很多的鹿形象。例如,1961年河北青山龙抄道沟出土的商鹿首,其柄端铸一只昂首竖耳的鹿头;刀身弓背,直刃整体厚重,铸造精良。这把小刀可能是用来切割动物腹部的,是畜牧业的一种工具。这足以证明,在当时的自然环境中,鹿是商朝人获取皮毛和肉类的重要来源之一。
商代青铜器非常精美。另一件文物,商代鹿耳四足青铜甗,是一种蒸煮器。器下烧火,蒸炊食物。青铜器两边的耳上都有鹿雕装饰,栩栩如生。这件文物表明,鹿已经融入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达官贵人们用来指代畜牧业生产的一种符号。
这个时期,鹿作为自然界的一种恩赐,为商朝人提供了很多生活必需品。在商朝的巫傩文化中,各种动物的图腾都表现出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人们将神鬼寄托在巫傩面上,在祭祀活动中祈祷风调雨顺,食物充足。鹿图腾作为保护神之一,也曾寄托了人们的祈愿。
2.野蛮象征
西周时期,鹿常常被用来表示野蛮。当时,西周的北方边境比现在要靠南许多。活跃在陕甘一代的犬戎是当时的主要游牧民族。北方边境的居民时常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生命和财产遭到严重威胁。有时候,犬戎还会组织起大规模的入侵,给整个国家政权带来威胁。
西周“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就是失去了诸侯的信任和帮助后,被犬戎攻占镐京。周幽王被杀,那个不爱笑的宠姬褒姒真的“一笑倾国”——她被犬戎掳走,此后恐怕也笑不出来了。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灭亡,中国也随之进入充满战争的春秋战国时代。
犬戎
游牧民族的威胁,不可谓小。为什么偏偏选择“鹿”作为游牧民族的象征呢?为什么不选择狼呢?其实,道理并不复杂,对中原人来说,鹿并不是主要畜牧牲畜,而北方游牧民族则依旧靠猎鹿获得生活必需品。不选择狼的原因,是因为游牧民族常常被狼所害,他们是最仇视狼的,并不存在什么“狼图腾”。
也就是说,北方游牧民族依然处在以“鹿图腾”获取食物的采集阶段,而中原人早已进入了农耕时代。与猪、牛、羊、马等畜牧动物相比,鹿的养育率低,皮毛价值小,干活耐力也不足,根本不适合中原人的农耕经济生产需求。游牧民族的畜牧业也是以牛羊马为主,猎鹿为辅。而中原人不把鹿列入农耕体系,自然就把鹿和喜欢鹿的游牧民族联系在了一起。
1.权力的比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三国演义》中经典的名句。其中,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第一部分的大标题是“群雄逐鹿”,非常贴切地描述了三国时期诸侯争夺王权、兴兵不义的景象。
在“曹操许田射鹿”一节中,生动地描绘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斩吕布,灭袁绍”,乱世奸雄曹操胸怀“篡逆之心”的故事。而故事的高潮部分,就是曹操借汉献帝金翎弓箭射鹿的情节。田猎这样一个万马奔腾、共逐一鹿的场景,的确和三国时代的争夺王权之战有相似性。这一情节暗示了,曹操已经夺走了汉献帝的权力。
曹操剧照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些都证明了在西汉初期,“鹿”象征着“王权”。“鹿”之所以被推向图腾界的“王座”,其实是有时代因素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龙图腾,代表着颛顼和炎黄子孙,也象征王室,但并非周天子专有。其他的动物图腾,如虎狼,则含有贬义;蛇代表少昊,专指西秦——其他动物似乎都代表不了王权。
2.儒家之鹿
鹿,谐音“禄”,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在楚文化中,鹿是一种瑞兽,如曾侯乙墓出土的髹漆木卧鹿等。《诗经·小雅·鹿鸣》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可见,鹿在春秋时期,其“有爱”的形象就已经深入人心——《诗
在董仲舒的思想影响下,以“仁政”“仁君”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了汉朝的意识形态。自此,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石,其中“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深入人心。鹿作为“仁”的象征,演变成王权的象征,反映在诸多成语中,如“逐鹿中原”“鹿死谁手”。
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也在汉朝末期创立。道士张道陵结合传统的神仙信仰和道家的黄老学说,创立了五斗米道,即道教的前身。需要强调的是,道教并非道家的附属,篇幅限制在此不深入探讨。
在道教思想中,鹿被视为一种神异的生物,是神仙的灵兽。比如寿星的坐骑就是一头鹿。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中写道:“道家流书,言麞、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故奉道者不忘”。也就是说,鹿这种生物“天生不凡”,具有“神性”,成为神仙专有的坐骑。
道教赋予了鹿一种“飘逸”“超凡脱俗”的色彩。例如曹植《飞龙篇》中“乘彼白鹿,手翳芝草”,这里的鹿显然不是王权的象征。结合后面“授我仙药”“永世难老”的句子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遇见一位乘白鹿之人,获得长生不老药的意思。白鹿在这里成为神仙的象征。
南北朝时期,鹿逐渐承载了隐世出离的含义。西晋刘琨《扶风歌》中“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描述的是作者行军乏困,面对民不聊生、政局险恶的无奈之情,而麋鹿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作者流落山野,鹿等动物自由自在,而自己却食不果腹的困境,与隐逸无关。
东晋灭亡后,鹿与隐逸的联系更加紧密。比如谢灵运《过白岸亭诗》中的“呦呦食萍鹿”“万事恒抱朴”,意在效仿神仙白鹿,“抱朴”而归,远离尘世俗务。这实际上反映了东晋灭亡时中华民族遭受巨大打击,人们无力改变命运,被迫消极避世的思想情绪。
鲍照《代别鹤操》中有“鹿鸣在深草,蝉鸣隐高枝”的句子,描绘出一幅隐士隐居山林间的画面。当时的社会动荡,时局混乱,“英雄无用武之地”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
需要注意的是,南北朝时期鹿的主要含义还是代表王权,其与隐逸的联系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南梁开国之君萧衍《五字叠韵诗》中“六斛熟鹿肉”体现了十足的霸气,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天下大权,可谓意气风发。
南北朝末期,时局再次发生变化,隋朝统一了全国。隋朝大臣薛道衡《出塞·二》中有“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之句,这里的“鹿”与“龙”对仗,明显具有王权的含义。
唐朝时期的鹿也有多种寓意,既可以指向王权,也可以暗示神异,还可以代表隐逸。需要注意的是,鹿与隐逸诗的紧密结合是在唐朝初期之后逐渐形成的。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乍看之下像是隐逸的含义,但结合题目可知李白是在寻访道士,因此这里的鹿应该是“神异”的象征。同样地,李白《游泰山六首》中“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也是神异的含义。而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中的“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中的“鹿”显然具有王权的寓意。
杜甫早年《壮游》中的“禹功亦命子,涿鹿亲戎行”中的“鹿”明显是王权的含义,毕竟当时杜甫年少气盛。而杜甫晚年在《遣兴》中写道“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十分沉重,这里的“鹿”寄托了亲子分离的苦痛,再也无早年王权意气。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运逐渐衰落,动荡加剧,隐逸诗数量随之增加。鹿原本就具有多种含义,诗人在特定的时局下选择其“隐逸”的含义,加深了鹿与隐逸诗之间的联系。
中国古代历史中,鹿的含义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商朝时期,鹿是巫傩文化中的图腾和保护神;西周时期是游牧民族的象征;东周-汉朝则成为儒家王权的代表;东汉道教兴起后,鹿又增添了神异的含义;南北朝动荡时期,鹿与隐逸诗结合起来;唐朝初期鹿含义多样,但在中后期,随着国运衰落和隐逸诗的增多,鹿与隐逸诗的联系逐渐加深。
参考文献:
1.《唐代隐逸诗麋鹿形象阐释》
2. 《三国演义》
3.《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