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玄一柱思华年啥意思

2024-05-0704:30:24综合资讯0

大幅修改版:

经常被朋友们请教诗词格律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格律派。这并无不可,但我个人对格律并不十分看重。我对诗词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

真正的诗词创作,是不受拘束的创作。

诗词这种形式,无论如何被美化和提升,本质上只是精神食粮,可以陶冶一小部分人的情操,但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并没有实际意义。即使在诗词兴盛的唐宋时期,真正的文人也只是将其视为实现治国安邦、探求学问的手段之一。正如诗文中所说的:

“诗词,末技尔。”

将情怀的表达和节奏的韵律抬高到瑰宝的地步,让普通民众仰望膜拜,只会让这种文化形式日益萎靡。

一个文化想要真正繁荣,必须接地气。书法如果不能融入中小学的兴趣课程,仅仅依靠书协的老人们自鸣得意,早就被尘封进博物馆了。诗词也是如此,试图依靠诗协和老干部来兴起,简直是自寻死路。只有近来的各种诗词综艺节目,才是真正向民间走近的尝试。

只有顺应潮流的产物,才能拥有生命力。

而诗词却沉迷于高雅文化,自宋朝以来自视甚高,愈发淡漠和疏离。当下的各类综艺活动虽然只是背诵古诗词,但对于激发大众对诗词的积极性来说,仍然是好事一桩。

诗词文化,只有回归民间,才能重现活力。

而回归民间的关键之一,就是让大众了解诗论,不仅要能够读懂、赏析古诗词,还要学会创作古诗词,注入新的活力和题材,让古老的文体焕发新的生机。

而新旧的韵律选择和运用,在这方面尤为重要。

不学习平水韵?从初唐到民国,旧体诗都是遵循平水韵的,而平水韵的字词发音与如今通行的普通话发音有很大差异。这是元朝南下时,北方语系南侵造成的语音变迁。世俗生活中的人们虽然在语言上屈服于北方文化,但在高雅的文言文诗词中,由于元朝统治者的轻视,平水韵,也就是唐音宋调,作为这种高级文体的写作基础而得以保留。

这是文化的坚守,但也直接导致了我们今天阅读古诗词的难点。

虽然现在的语言在融合中大体兼容,古音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大致对应今天普通话的 1、2、3、4 声,但原有的入声字在北方语系中完全消失,导致大量入声字的发音归入了其他声调,这就是“入派三声”。

如"白日依山尽",我们习惯于将平仄读作"仄仄平平仄",一个标准的仄起仄收的律句,但经常有朋友疑惑,这不应该是"平仄平平仄"吗?这还只是关键部位的平仄错位,影响不大。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平仄读作"平平平仄仄平平",其实是一三五不论的"平平仄仄仄平平",是一个平起平收的律句。但是如果按照新韵来分,就变成了"平平平平仄平平",四连平,失替,就不是律句了。

新旧韵的差异本身就会导致平仄格律分析的混乱,更不用说同时使用新旧韵了。

学习平水韵,也就是学习旧韵。

因为对会说普通话的我们来说,新韵毫无难度。而要赏析古诗词,只有在对平水韵了如指掌之后,你才能真正读懂作品,从作品中获得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而不是坐在台下,听专家怎么说,就怎么理解。

只有自己学会赏析古诗词,才真正有可能进入诗词创作的思路,从而写出旧体修改后内容:

李商隐这句诗的失律之处,归咎于其“三平尾”,实际上与新旧韵律的差异有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韵部发音的差异,而在于“思”字在古代有“sī”和“sì”两种发音。

按照平水韵,“思”的发音为“sī”,属于“四支”部,平声;发音为“sì”时,则属于“四寘”部,仄声。当发作去声时,其义为“哀以思”,不仅表达回忆,更蕴含哀伤之情。

“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平仄实为“仄平仄仄仄平平”,严格按照平起平收律句的要求,即便首字不参与格律,也符合格律规范。

李商隐作为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在格律诗发展成熟的时代,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这句诗的含义应为:一弦一柱都令我感伤地追忆青春年华。其中的“思”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绝非仅仅代表回忆。

三平尾向来被认为是格律诗的重大缺陷。有人引用王力的著作,用“思华年”为例,认为三平尾可以接受。王力的书中清楚地指出,王维的《鸟鸣涧》属于古体诗,不属于格律,而“思华年”的平仄应为“仄平平”,合乎格律规范。

执于此类偏激的读书方式,只会把自己读得糊涂。对此类观点,不再赘述,拉黑处理。

对于评论区的留言,我会及时回复关注我的读者。对于未关注但提出有益意见的留言,我也会表示感谢并予以回复。至于谩骂性的留言,一律不予回应。

正如我站在台上,如果有人路过并出言不逊,我也不会与之争辩,而是视而不见。毕竟,眼不见心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