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效应是真的吗

2024-05-0801:11:58综合资讯1

莫扎特效应的迷思:从脑科学透视音乐学习与儿童发展

作者 | 吴洪彬

最近,笔者所在学校特邀专家为教师们举办了一场题为《脑科学视野下的儿童发展与学习》的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因其内容切实关乎教育学生与养育自家孩子,引起广泛关注。在谈及人们对大脑认识的几个误区时,其中与音乐相关的三个引起笔者的浓厚兴趣:

  1. 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让人变聪明。
  2. 音乐学习应从胎教开始。
  3. 左脑负责逻辑抽象思维,右脑负责创新形象思维,学习音乐艺术需要开发右脑。

左右脑分工的误解:

广泛流传的“左右脑分工明确”说法是脑科学理解的三大误区之一(另两个是“人的大脑利用率只有不到百分之十”和“脑细胞不能再生”)。研究表明,人脑的任何创造和分析功能都离不开左右大脑的共同参与,即使切除一侧大脑,仍能维持正常生活。犹他大学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神经外科映射研究负责人杰夫·安德森博士指出,使人类具备既创造性又分析性思维的能力,关键在于所有脑区之间的联系,并不存在右脑优势或左脑优势,也没有哪一侧大脑主导或影响个体人格特质。科学也彻底否定了右脑与心灵感应的关联性。

音乐学习无需“开发右脑”: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需要抽象思维,也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音乐音响的非语义性和抽象性为理解和学习音乐提供了想象和联想空间,作曲家在创作时通过复杂抽象思维将脑海中的音乐形象谱写为乐谱符号,表演者或音乐制作人也是将脑海中感受的音乐形象通过逻辑思维转化为音响。在音乐欣赏与理解的初级阶段,形象思维的比重会稍多,但当涉及音乐艺术的创造与表达阶段时,势必是全脑协同作用,绝非仅限于右脑发挥作用。学习音乐需要“开发右脑”显然是一个伪命题。

胎教音乐的实际作用:

孕期听胎教音乐真的有用吗?不管音乐多么优美,胎儿隔着羊水听到的效果都会变成噪音。胎儿听到音乐时的感受如何,很难说清。最常见的情况是,当听到动感的音乐时,胎儿会在妈妈肚子里“手舞足蹈”,这可能并非乐感,而是出于受惊。市面上也不乏胎教音乐,大多选用柔和舒缓的曲子,它们最大的好处在于抚慰了孕妇的情绪,间接作用于胎儿,让胎儿安静生长发育。若孕妇在孕期培养了对古典音乐的喜好,对孩子日后学习音乐无疑具有帮助。至于认为每个孩子都天生具备绝对音高,显然缺乏科学依据:一些先天失聪的孩子根本没有听力;绝对音高需要通过培养和训练,通常在4岁至6岁经过训练后,才能测试有无绝对音高感。在人群中,拥有绝对音高的人比例仅万分之一,只不过年幼时更容易培养出绝对音高感,而错过最佳时期后,再想获得绝对音高将难上加难。

“莫扎特效应”的神话:

“莫扎特效应”起源于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劳舍尔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研究论文,结论是:听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能够改善人类的空间推理和记忆能力。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也一直致力于“莫扎特效应”的真实性研究。他们通过对60名大学生的分组实验发现,聆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观察到新生神经元的增加,而聆听反向莫扎特(将作品音符以相反序列排列)则会导致神经元减少。笔者对此结果表示赞同,因为即便没有听懂,莫扎特音乐绝对的和谐美也能令人心生愉悦,神清气爽,而反向排列后的音乐杂乱无章、一片混响,可能比噪声污染更甚,岂能不损害神经?如果孩子能够安静欣赏莫扎特的音乐,未必表明他们更聪明,但至少说明他们比同龄人更成熟、自我控制力更强、对美的感知更敏锐。

- 完 -

关注《音乐周报》

快手、抖音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