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gu打鼓拼音

2024-05-0802:56:18综合资讯0

彤彤,2岁8个月,诊断为语言发育延迟,目前表现出无意识的单音发声和语音清晰度不足的问题。近期语言学习目标主要集中在模仿发音大部分单音和叠音,主动使用部分单音和叠音进行要求表达,提升发音的清晰度、音量和音调。

彤彤和妈妈在游戏室玩耍,环境中增添了数件新玩具,包括一个悬挂于脖颈、可手动拍击的小手鼓。彤彤拿起手鼓交予妈妈,并示意妈妈将手鼓悬挂起来(她尝试将手鼓带系于妈妈头部),妈妈将手鼓悬挂并拍击,彤彤对此反应平淡。妈妈开始伴奏扭秧歌舞曲,一边敲击手鼓一边跳跃前进,彤彤观看后情绪高涨,开始跳跃。妈妈尝试不敲击手鼓而仅进行舞蹈,彤彤表现出焦急,轻拉妈妈的手暗示妈妈敲击手鼓。妈妈重新敲击手鼓并伴奏,彤彤兴致勃勃。正当彤彤沉浸其中时,妈妈突然停止敲击手鼓并减缓歌舞速度(吸引孩子注意力),彤彤上前轻拉妈妈的手,妈妈示范说道:“打鼓”,彤彤注视妈妈,数秒后轻声说道“dagu”(音调略高),妈妈立即敲击手鼓。彤彤继续愉快地观看妈妈伴奏歌舞,妈妈再次暂停,彤彤迅速上前,妈妈询问:“打鼓?”彤彤及时回答“打鼓”(音量适宜),妈妈再次敲击手鼓并歌舞。经反复演练,当妈妈仅做出“d”唇形提示后,彤彤即可及时回应:“打鼓。”最终,彤彤能够主动向妈妈提出:“打鼓。”

北京大学医疗儿童发展中心导师案例解析:妈妈明确捕捉到了彤彤的兴趣所在,即妈妈边打鼓边歌舞的互动方式。当妈妈停止敲击手鼓时,彤彤主动将妈妈的手放置于手鼓上,因此妈妈选择“打鼓”作为语言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彤彤表现出愉快的参与感,妈妈和孩子都沉浸于互动中。妈妈巧妙地把握节奏,前期给予孩子充分的机会体验互动的乐趣,而后逐步缩短停止敲击手鼓的间隔时间。当彤彤能够在唇形提示下进行语言反应后,妈妈逐渐提升了彤彤语言练习的频率(敲击数次后再暂停),表现出层层递进的训练过程。由此及彼,妈妈试图拓展彤彤的第一个单词,后续训练中,妈妈尝试通过更多活动来拓展更多词汇,例如:先前教导孩子使用“要”表示需求,下一步尝试教授“我要”;先前在玩滑梯时教导孩子说“滑”,下一步尝试教导“滑梯”、“滑滑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