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时常有人感慨,如今的新春佳节愈发失了年味,究其原因,乃是因为节庆仪式日渐稀缺。
幼时过节,刚入腊月便已开始筹备,宰杀年猪,打扫家中,置办新衣,书写春联,……在周全的筹谋布置下,我们切实地感受到新年徐徐来临。然而现下,或是公务繁忙无暇顾及,或是某些仪式不再适宜现代生活,如燃放爆竹,如今多数地区已有禁用。
贴春联这一仪式,过年时绝不可忽略,当喜庆的春联贴在门上时,整个屋舍都焕发生机,望见家家户户门前的春联,年味便沁入众人的心扉。
那么,春联该如何书写?又如何辨别春联的上联与下联?贴春联有什么讲究呢?
撰写春联并不繁复,只需具备一定的词汇积淀,掌握春联的基本准则,便能轻松得手。
1、字数相等,句式相应。
字数相等可谓人尽皆知,不会有人编写上下联字数不一的春联。
相传袁世凯逝世,有人送去挽联,上联为“中国人民”,下联为“袁世凯”,世人不明其意,遂问及作者,作者答称,袁世凯未尽职责于中国人民,由此可见,字数不同的上下联难以为对。
句式相应即构成上下联的词组和语调需一致。胡诌一联以示范:“牡丹花好看,榴莲很难闻。”上下联分句为:“牡丹花/好看,榴莲/很/难闻。”“牡丹花”为三字名词,“榴莲”为二字词语,下联另增副词“很”,在句式上便不一致。
句式不一致,读之便觉别扭,稍具语感者皆能察觉。
2、词性相同,结构一致。
春联上下联同位处的词语词性必须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叠词对叠词。
明末清初的李渔,纂编一本名为《笠翁对韵》的著作,内收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按韵编列,朗读起来琅琅上口,熟读有助于掌握诗词对联的对仗仄合与押韵。
除要求词性相同之外,春联上下联在词语结构上也需一致,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等。
文坛流传着这样一个趣事,据说古龙曾向金庸出个上联:冰比冰水冰。金庸思索良久,未曾对出下联。此上联之难在于五个字中出现了三个“冰”字,第一个“冰”字为名词,第二个和第三个“冰”字为形容词,且“冰水”为形容字加名词的结构,在词性相同,结构一致的要求下,很难对出下联。
不过金庸先生在《金庸作品集新序》中否认了此事。
3、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春联要求上下联的平仄相对,不过“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般只要偶数位上的字平仄相对就行了。
不过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对,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这就是“仄起平收”。
金庸先生在否认与古龙对对联的序中就说:“汉语的对联有一定规律,上联的末一字通常是仄声,以便下联以平声结尾,但“冰”字属蒸韵,是平声。”
补充一点,现代汉语的四声,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
4、内容相关,主题统一。
春联的上下联要统一表达一个主题。
我胡诌一副春联为例:春天芳草尤为绿,夏日荷花别样红。看起来对仗工整,但一写春草,一写夏荷,不知要表达何意。
网上有一副回文联很火:“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回文联正读倒底都是一样,很有意思,但这上下联意思毫无相关,没有统一的主题,所以只能算文字游戏,并非一副优秀的春联。
值得注意的是,对联的阅读顺序与现代习惯截然相反,应从右向左进行,这对记忆而言十分便利。相对应地,对联的横批也须由右至左书写。
兔年佳节即将到来,谨愿本文助诸君在对联创作和使用上有所裨益。尽管撰写对联有一定的难度,但不妨网罗符合要求的对句,亲提笔墨挥毫。字迹美丑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亲手书写对联的过程,不仅增添年味,亦赋予对联更加深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