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的危害,乙烯和乙烯利的区别

2024-05-1103:56:50综合资讯0

催熟剂的危害

2017年8月11日下午,西安市鄠邑区农业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局对秦渡镇禹王庙村的两处葡萄园联合执法,将葡萄园内总计两万斤葡萄全部摘除并深埋销毁。

据媒体报道,此次执法行动起因是被销毁的葡萄涉嫌使用“乙烯利”催熟剂。

催熟剂的危害

那么,市面上的“催熟剂”为何可以流通?“乙烯利”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

研究表明,植物中会自主产生一种称为“乙烯”的生长调节剂,许多植物在特定生长阶段会分泌乙烯气体以调节自身状态;

史料记载,上世纪初期,埃及农夫会在无花果结果时于无花果树干划出若干切口,据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加快成熟。同样,中国传统种植核桃农民也会在核桃长出果实后于核桃树干划伤,帮助核桃长成。

虽然当时人们不明确其中的原理,但作为经验世代相传。

直到1934年,英国科学家甘恩从成熟苹果中分离检测出乙烯的存在,乙烯才被认识为一种植物催熟激素。

此后,乙烯逐渐广泛应用于水果催熟保鲜。当初农夫划伤无花果树的树干,是因为树干能释放出较高浓度的乙烯,加速无花果成熟。相同道理可能适用于核桃。

乙烯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细胞内核糖核酸合成能力,促进蛋白质合成。在植物离层区如叶柄、果柄、花瓣基部,蛋白质合成增加会导致纤维素酶重新合成,促进离层形成,引发器官脱落。

乙烯还能能增强酶活性,在果实成熟时还能活化磷酸酯酶及其它与果实成熟相关的酶,促进果实成熟。这也是水果一旦成熟,即便被摘除,内部生化反应仍会持续的原因,比如香蕉,通常只需要几天。

催熟剂的危害

随着科学发展,人工合成了能释放乙烯气体的化学物质乙烯利,稀释后的乙烯利被水果植物吸收后会转化成乙烯,促进水果成熟。

乙烯利逐渐被广泛用于果蔬催熟,西红柿、苹果、樱桃、葡萄、黄瓜、南瓜、菠萝乃至棉花、咖啡、小麦等作物,都常见乙烯利的身影。

资料显示,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若合理使用,乙烯利在果实中的残留量较少,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但研究表明,摄入乙烯利残留量过高的水果会引发腹泻。乙烯利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并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动物血浆和组织胆碱酯酶的活性。

对于催熟水果,基本上人人反对,都希望吃到自然成熟的水果。但成熟后再采摘的果蔬,如从海南运到北京,可能途中会腐烂。为减少损失,更多的方法是在果蔬成熟前采摘,运到销售地后再催熟。而使用乙烯利催熟是最便捷、经济的方法。

长久以来,人们对乙烯利的态度是,只要不过量使用,基本是安全的。

但多少算“过量”呢?

盟标准

根据2017年9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7/1777号法规,拟修订部分物质在部分植物源和动物源食品中的乙烯利最大残留限量,除了葡萄(鲜食葡萄为1mg/kg和酿酒葡萄为2mg/kg)、蓝莓(最高限为20mg/kg)等个别种类外,大部分限值为0.05-0.1mg/kg。

我国标准

我国 GB 276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 第4.376.4条 规定 乙烯利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表376的规定。

以下为标准转载

催熟剂的危害

通过上表可见,我国对乙烯利的最高限制低于欧盟标准,除了蓝莓外,其他作物均有较大差异;

至于,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