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全文赏析及翻译

2024-05-1303:19:37综合资讯0

桃花源记赏析

​西晋末年,武陵有一位以捕鱼为生的人。他溯溪而上,忘记了距离的远近,突然发现了桃林。桃林两岸延伸数百步,没有杂乱的树木,芳草鲜美,落花纷飞。渔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奇。于是继续前行,想要探究到桃林的尽头。当桃林结束之后,见到了小水源,而那里居然有一座山。山上有一条小洞,仿佛里面有光亮。渔人于是抛弃船只,从洞里面进入。
【赏析】
陶渊明从小深受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满怀憧憬,立志匡扶天下苍生。但是这个年代,东晋的门阀制度发展到巅峰,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而陶渊明虽然出身官宦人家,但并非门阀士族。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家道中落,自然不受重视。在他生活的时代,战乱频繁,百姓饱受疾苦。士族高官却只顾争权夺利,毫无收复失地的意愿。在这种背景下,陶渊明心怀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他数次出仕,都只能担任祭酒、参军等小官。在任彭泽县令时,他终于不堪忍受“为五斗米折腰”的屈辱,辞官归乡,走上了归隐田园的道路。既然现实的政治理想破灭,那他就只能将理想寄托于文字,于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桃花源诞生了。“忘”、“忽”这两个字描写得非常传神,由迷茫到豁然开朗,令人眼前一亮。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

一开始小路很窄,只能勉强容纳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百步,豁然开朗。那里地势平缓开阔,房屋整齐有序。有良田、美池和桑竹之类的农林资源。道路纵横交错,鸡犬之声互相呼应。其中的人们来来往往,耕作劳作,男女的衣着打扮完全和外人一样。老少都容光焕发,自得其乐。他们看见渔人,十分惊讶,询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一一作答。这些人便热情接待渔人,设酒杀鸡款待。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一个外人,都来询问消息。他们自称先祖为了躲避秦末战乱,带着家眷和村人来到此地,再也没有出去,从此和外界隔绝。他们问现在是什么年号,竟然全然不知有汉代和魏晋,渔人于是将所知道的朝代更迭一一告知,众人无不唏嘘感叹。其他人也纷纷邀请渔人到家中做客,都拿出酒食款待他。渔人留宿数日后,辞别众人。临行前,村中有人告诫渔人:“这些事情不要对外人提起。”
【赏析】
“乃大惊”,一个“惊”字,说明从来没有外人到过此地。人们的好奇心自然不会少,听说来了一个外人,都来看一看。同时也为太守和刘子骥寻找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从秦朝到东晋,已经过去了数百年。古代战争频繁,导致大量图书典籍毁失,言语肯定有了变化,但是渔人却能与村民无障碍交流,并且能清晰说出朝代更迭,可见他也是个读书人。要知道,那个年代,信息闭塞,战乱不断,一个打渔人的朋友圈是非常狭小的。那渔人又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呢?答案只有一个,他至少上过几年私塾。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回自己的船,根据之前所记的方向划回。到了郡城,便去拜见太守,讲述了桃花源的事情。太守派人跟随渔人前去寻找,按着渔人指引的方向,却迷路了,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位品性高尚的隐士,听说此事后,欣然向往,但还没等启程,就病死在了半路上。从此,再也没有人再找寻桃花源。
【赏析】
渔人此举实在不够道德,离开桃花源后,竟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向太守禀报,真可谓小人行径。但是这里有个问题,一个普通百姓怎么会轻而易举地见到太守呢?尤其是在乱世之中,所以可以推断这个渔人必定是个读书人,能和太守说得上话。而且,他还有很强的功利心。(不知道有没有得到赏金)“遂迷”中的“迷”字与前面第一段中的“忘”和“忽”字前后对应。渔人找到桃花源有偶然因素,“不复得路”是必然的结果。桃花源事件很快流传开来,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著名隐士,听说此事后,兴奋不已。世外桃源是人人都向往的啊。他收拾行装便动身前往。士族与儒家思想本来就鄙视劳作,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尤其如此。刘子骥没有干过体力活,身体本来就羸弱。加上长途跋涉,又找不到桃花源,心情自然也不好,于是这位一代名士就郁郁而终了。刘子骥是一位名气很大的隐士,他的影响力也不小。无论桃花源是否存在,从此再也没有人会去寻找了。或许,桃花源只是一处秘境,而渔人只是偶然闯入。如果真是这样,那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年代,哪来什么世外桃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