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侧全诗

2024-05-1605:12:48综合资讯0

宋仁宗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在浙江赴任的一位江西人士,归乡途中途经杭州,留下一首以“登高”为主题的七言诗。

此诗由一位29岁的官员所作,洋溢着作者昂扬的志向和饱满的抱负。诗中蕴含着人生哲理,传递着青年人的进取精神。

三十四年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一位四川人士来到江西,也写了一首以“登高”为主题的诗歌。

横看成岭侧成峰侧全诗

此诗用一位中年人的智慧,同样讲述了人生哲学。既对前者表示敬意,又阐述自己的感悟,耐人寻味。

这两位作者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诗人。他们曾经是政敌,晚年相逢一笑泯恩仇。前者名为王安石,后者便是苏轼。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北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即苏轼诞生之年,16岁的王安石随父亲进京,结识了未来的挚友曾巩。

曾巩将王安石的文章推荐给自己的恩师欧阳修,欧阳修对其文章大加赞赏。数年后,王安石中进士,于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调任淮南节度判官。

王安石任满后进京述职,欧阳修和不少文人都对其赞赏有加,准备推荐他留在京中任职。王安石却以母老需养为由,拒绝了这一好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侧全诗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调任王安石至浙江鄞县担任知县一职。四年后,王安石任期满,归乡途中途经杭州,作下了前文提到的《登飞来峰》。

读这首诗时,我们不难发现,时年才29岁的王安石,实际胸怀远大。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政绩卓著。京中有欧阳修等人的扶持,他更觉前途光明。

于是,他借助这首七言诗,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见解。他认为,想要成就梦想就必须奋斗。只有站到最高处,才能不受浮云遮挡,拥有广阔的视野。

也正因如此,后世有人批评王安石虚伪。他们指责,既然他如此热衷仕途,为何当初要拒绝欧阳修的举荐?

从这个角度解读此诗,显然是误读了原意。不惧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里的“高处”,未必是指官职高低。

读书读到一定境界后,智识得到提升,亦可视为身处“最高层”。有了高明的见解,同样能够不受浅薄知识的“浮云”所惑。

横看成岭侧成峰侧全诗

王安石这首诗写得浅白,道理并不深奥。从诗的第二句“闻说”中即可看出,他并未登顶“飞来山”,也未攀上“千寻塔”。

他只是借题发挥,表达了对人生哲学的一种理解。换言之,王安石意在告诉读者:无论从政、治学还是从事其他事业,总会有许多令人困惑的事。

只要不懈努力向上攀登,直至达到一定高度,那些困惑自然会迎刃而解。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此诗作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时值宋神宗第四次欲起用苏轼,却遭“新党”强烈反对。于是,宋神宗只能特旨将苏轼从黄州调至汝州,担任团练副使。

苏轼来到江西庐山期间,起初并不愿作诗。因为李白、张九龄等前人均有庐山名作,面对这些名篇,苏轼心有怯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侧全诗

沿途所见所闻,让苏轼的心情逐渐开朗。他先作几首诗作为练习,待游览西林寺时,终于写下了传世名作《题西林壁》。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作于29岁,而苏轼的《题西林壁》则是他47岁之作。此时的苏轼,已步入老年。

苏轼将自己在庐山所见的奇景与自己四十多年的体悟相结合,写就了这首诗。与王安石的诗作相比,虽然表面上都是人生哲理,但其深浅程度却截然不同。

苏轼作诗之前,曾认真观察并亲身登顶了庐山,而王安石从未登过“千寻塔”,只是“借题发挥”。

有些人绞尽脑汁地探寻杭州的“飞来峰”和“千寻塔”何处可觅,着实可笑。因为这种探究与王安石诗作本身的意境无关。

王安石的诗中包含的道理很浅显,很像唐代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但王安石着重强调了“浮云”,这证明他在过去的29年中遇到了不少困惑。

横看成岭侧成峰侧全诗

王安石的仕途在此之前一直一帆风顺,所以让他困惑的,不应该是一些人所说的“小人”或“奸党”,而是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蕴含着相对深邃的哲学,这或许与王安石有一定的关联。“乌台诗案”期间,朝中当权者欲置苏轼于死地,但王安石却挺身而出为他求情。

此后,苏轼和王安石之间的恩怨因此化解。历经此番风波,加上年龄的增长,苏轼对人和事的看法自然发生了转变。

有些事物,他从前觉得非黑即白,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比如,苏轼最初对王安石新法的态度是坚决抵制。

起初,苏轼即使豁出性命也要抵制,甚至他还上书奏折给皇帝,严厉批评王安石新法,写了许多诗作讽刺王安石。

可是,后来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很大改变。“元佑党人”上台打击新党时,苏轼又站出来反对。他认为新政有其可取之处,不能够“一竿子打死”。

<img src="https://www.huirenwang.com/1/4cb3ed19a7a7f0e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