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留言集锦

2024-05-1605:17:30综合资讯0

[太阳]恩师寄语:人生中,享受与痛苦各占多少比例?

幼年时,因未具备赚钱能力,故难言享乐。壮年之时,为积累财富而奔波劳忙碌碌,无暇顾及享乐。年迈之时,精力不济,已无享乐之能力。

如众所周知,孩提时期,常为学业所累,且年幼无知,实无积财之能。

若想享乐,必先有财。而身为学子,何来丰裕之资乎?故有言曰:“无酬不可得”,学生焉能拥有万贯家财?

《论语》中,孔子将人一生从十五岁至七十岁分为数个阶段: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七十从心所欲。

十五岁左右,应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安身立命,事业有成;四十岁,不为世俗诱惑所扰;七十岁,心境宽广,处事圆满。

然此为理想状态,实则现代之人,难有此等精力、智力、体力。少年时,往往身心未成熟,无法畅享所欲。

成年后虽有财富,却无余暇,为事业奔忙不已;老年时,筋疲力尽,已无余力。

人们总向往安适美满的生活,但其中之乐,恐怕只有已婚者方能深知。

婚前,人们以为成家乃极乐之事,如往生极乐世界一般。婚后生活实则充满了艰辛与无奈,如其面容所显。

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婚后数十年为夫子育儿所累,不仅淪為丈夫的仆人,更成了孩子的佣人。

亲朋往来络绎不绝,婚丧嫁娶频频而至。经月之俸,所剩寥寥。

虽心有不愿,但若不逢迎,难免落人口舌;若勉强应付,则烦恼丛生。如此回顾一生,何来享乐之时,又何曾不饱尝痛苦之滋味?

圣天论师曾曰:“壮年自所作,老时不乐彼。”年轻时所追逐的感情,年老后将不复感兴趣。

此乃针对大多数人而言,亦有少數人老而弥坚,正如藏地俗諺云:“白发苍苍的老人也会发疯的。”

總归而言,世间人生活多苦。為求財富,終日忙碌奔波,如宣化上人所言:“在家人很可怜,整天为贪欲而奔波,正是所谓的风餐露宿,披星戴月。”

謹在此提醒在家人,應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細細體會佛陀所言“一切感受皆為痛苦”。

若能常念佛法及高僧教言,必能有所受益,不可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