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的故事

2024-05-1803:18:23综合资讯0

假设你被分配了一项长达 36 年的任务,要在悬崖峭壁上修建一座水渠,且一分钱报酬都没有,仅仅出于一种坚定信念,你是否愿意接受这项任务?

更重要的是,独自跳下悬崖,在危险的洞穴中检查爆炸情况,稍有不慎就会命丧黄泉。

由于长期奔波劳碌,家中的女儿因病无法得到及时医治,年仅 23 岁就离世。

不久之后,13 岁的孙子也因急病无法送医,不幸身亡。

接连痛失亲人的他,只是短暂地悲痛了几日,之后又扛起工具继续修建水渠。

他说:“水渠还没修完,不能丢下担子不管。”

这位老人就是荣获“2021 年七一勋章”的黄大发,现年 86 岁,来自贵州山区。

网友尊称他为“水渠大王”。

自来水的故事

他的事迹被改编成电影,激励了无数观众。

他带领乡亲们在悬崖峭壁上修筑的水渠,长达 9400 米,跨越 3 个山头、3 道绝壁和 3 处险峻山崖。

有了这条水渠,粮食产量大幅提升至百万斤,荒山变良田。

这股清泉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

自来水的故事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沙饭,三十晚兮才有米汤喝。”

黄大发唱着村中孩童们从小就会哼唱的童谣长大,年少时,母亲和父亲相继离世,他成为了孤儿。

从此只能靠邻里接济、睡在草丛中,在乡亲的帮衬下艰难成长。

1951 年,16 岁的黄大发担任民兵队长;

23 岁,被推选为草王坝村大队长;

第二年因表现在职期间表现优异,光荣入党。

村中生活艰苦,穷苦出身的黄大发和乡亲们一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下地干活、喂养牲畜,加之父母早亡,他的生活更加困苦。

在坎坷中,黄大发养成了吃苦不累、踏实坚韧的品质。

黄大发的家乡—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地势起伏波荡,常年干旱少雨,九十年代以前,全村人靠着一口老井艰难生存。

所谓的井,其实只是石缝中渗出的水加之雨水汇聚而成的水潭,被称为“望天水”。

自来水的故事

每家每户每天排队打水,村民们经常为了打水而产生争执。

先到者,可取两桶水解决一家人的饮水问题;后到者,只能勉强取几口水,甚至拿着空桶回家。

由于缺水,草王坝村无法种植水稻,只能种植耐旱的玉米和红薯,颗粒无收,全村一千余口人,每人每年仅能获得 150 斤粮食,人均产值仅有 80 元。

自来水的故事

没有水,生活只能枯燥无味。

黄大发回忆,村民们为了打水经常跋涉两小时的山路,一盆水反复利用,先洗菜淘米,再洗脸洗手,接着用来洗碗擦桌,最后用来浇地,每一滴水都一丝不苟。

遇上旱荒之年,土地干裂、荒漠化严重,缺水断粮,家家户户不得已服用树叶、咀嚼草根。

不知道何时老天爷能赐雨,也不知道山泉水是否会再次消失,祖祖辈辈受困于水源问题。

山坳坳里的生活既艰苦又贫困,但凡能外出的年轻人都会翻山越岭再也不回来,也没有姑娘愿意嫁到此地,一代代只能勉强果腹。

自来水的故事

不通路,无法致富;无水源,难以生存。

从小东奔西走的黄大发受到乡邻的照顾,长大后怀着感恩之心。

他说:“我是吃百家饭,穿千家衣长大的,老百姓都对我好,心疼我;我现在成了党员,就要回报他们,给他们办实事。老百姓缺哪样,我就要干哪样。”

看着村里的祖祖辈辈因缺水而世代受穷挨饿,黄大发下定决心:一定要想方设法引水,让大家都能吃上大米饭。

自来水的故事

20 世纪 60 年代,全国掀起学习河南林县修建“红旗渠”的热潮—这条被国际上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10 万人修了 10 年,削平了 1250 座山头,凿了 211 个隧洞。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当地人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彻底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黄大发深受感动,开始思索如何给同样河干井枯的草王坝村引水建渠。他人能够做到的事情,草王坝村也一定可以完成。

1963 年冬季,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再次遭遇旱灾,泉水枯竭,吃水问题再次威胁着数百人的生命。

黄大发不愿再“忍”,他动员村民开山修渠,计划引几公里外一条水量充沛的螺丝河水入村。

他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公社的一致赞同,工程总计 15 公里,名为“红旗水利”。

修建工程面临的最大两个困难是:地势险峻,缺乏技术。

要把螺丝河的水引到草王坝村,需要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

平时村民进出山林,都是手脚并用地攀爬,没有一条顺畅的路可走,更不用提在上面修渠。

<img src="https://www.huirenwang.com/1/2641060d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