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课堂游戏

2024-05-2003:03:26综合资讯0

一、《敲铃》
目的:

儿童课堂游戏

1. 训练幼儿听声音记数,初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2. 发展幼儿的听觉系统、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内容:

1. 在游戏前准备铃铛一个。

2. 教师拍手引起幼儿注意,并问“我拍了几下”引起幼儿游戏兴趣。教师说“好,你注意听,拍完我要问拍几下。”幼儿回答正确后教师说“我现在敲铃”敲一回,问一回。然后让幼儿敲铃,并说出自己敲了几下。
指导:

1. 铃声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幼儿的听觉系统。

2. 尽量让幼儿敲铃,边敲边说出敲了几下,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看谁数得对》

目的:

1. 使幼儿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义;

2. 训练幼儿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内容:
1. 准备小猫、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张(可自选)。

2. 先拿出小猫卡片说:你们是小猫,先叫几下(幼儿会叫“喵、喵”)现在我们做游戏。我说小猫叫一声,你就叫“喵”,我说小猫叫2声,你就叫“喵、喵”,依次说到4声。做完游戏后,师幼对换角色继续下去。说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继续游戏,直到幼儿熟练掌握。
指导:此游戏可以多个小朋友一同进行。
三、《看谁的记忆力强》

儿童课堂游戏

目的:

1. 训练幼儿数数的能力,强化实物点数的能力;

2. 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及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内容:
1. 准备1个苹果,2个皮球、3个梨、4个橘子;报纸若干张(其他幼儿熟悉物品皆可)

2. 将准备好的物品散乱的放在桌子上,让幼儿向后转,老师用报纸把这些物品覆盖起来布置好之后,再请幼儿转过身来坐好

。游戏时,对幼儿说“报纸下面藏了许多样小物品,把报纸掀开之后,很快的看几分钟,并要记住这许多物品的名称和个数”说完后,就打开报纸,让幼儿仔细观察约3分钟,然后用报纸遮盖起来。

最后让幼儿把物品一件件的说出来,有几个同类物品要说出同类物的总数。看是否说得多,说得对。
指导:
1. 布置物品时,注意不让幼儿看见。

2. 物品的体积不要太大,以小物品为宜,而且是幼儿认识并能叫出名字的。

3. 观看的物品根据幼儿的反应能力,可多可少,难度提高。比如:两个苹果、三个梨、三块积木、四只笔。

4. 可以请小朋友在家中同父母、小伙伴玩游戏。
四、《小猫钓鱼》目的:
1. 训练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础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 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内容:
1. 先要准备好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2. 告诉幼儿。“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幼儿拿起钓杆开始钓鱼(这种玩具是一直转动的,而且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可以锻炼幼儿)当幼儿钓到一条时就问“钓到几条?”幼儿会回答“1”条。当幼儿再钓到一条鱼时,老师说“一条与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幼儿回答“2条”。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2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3条鱼” 当幼儿钓到第4条鱼时,老师问幼儿:一共钓了几条鱼?并且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个数,说出总数,“3条鱼加上1条鱼是4条鱼”。
指导:
1. 幼儿钓鱼时,要鼓励幼儿不慌不忙的钓鱼,锻炼耐心。对于钓不到鱼的幼儿,可以手把手的帮助。

2. 幼儿在达到游戏目标时,若有兴趣,把鱼放在里面重新进行。
五、《卡片数字游戏故事》目的:
1. 训练幼儿对数字大小的认知能力。

2. 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内容:
这个数字游戏故事,可以在睡前也可以在饭后散步时。可以和宝宝开始讲了:
小蜜蜂,小蝴蝶,小蜻蜓比赛谁飞得快。开始,它们不相上下,分不清谁飞得最快。

突然,小蝴蝶惊叫一声,摔了下来。

“你怎么了?”小蜜蜂,小蜻蜓连忙停下来,关切地问。原来,刚才小蝴蝶不小心撞在一根树枝上,翅膀受伤了。

小蜜蜂,小蜻蜓替小蝴蝶包扎好伤口,让它好好休息。

“都是我不好,害得你们也玩不成了。”小蝴蝶不好意思地说。“没关系,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玩的。”小蜻蜓说:“让我们来玩卡片游戏吧。”

小蜻蜓找来四张硬纸,在每张硬纸上分别写上:1,3,5,2,这样便组成了四张卡片。我们怎么玩呢?(1)四张卡片从小到大排序。(2)四张卡片从大到小排序。(3)添“1”游戏,老师随机出示卡片,幼儿报出添1后的数字。
指导:关于这个数字卡片游戏,可根据宝宝的年龄来选数字定难易程度。
六、《摆棋子》(分类练习)目的:
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分类、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
材料:塑料跳棋或玻璃弹子跳棋
内容:
(1)将所有弹子取出放在一个盒子里。

(2)请幼儿先取一种颜色的弹子,选一个阵脚开始摆棋子,年龄稍大的可以一边摆一边唱数1-10。

(3)依次将六种颜色全部摆完。

(4)可以双手同时摆,训练双手的灵巧性。
七、《小碗、小勺找朋友》(排序练习)目的:
学习按大小排序、配对
材料:形状和颜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勺子和碗各4把(个)
内容:
(1)随意将4个碗放在桌子上,并问孩子“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孩子按从大到小排好。

(2)老师拿出4个小勺,按上述方法排序提问。

(3)老师说“小碗小勺要找朋友,请你帮忙找一找”。
八、《数字罐》(计数练习)目的:
认识数的实际意义
材料:饮料管、吸管
内容:
(1)在饮料罐外面贴上数字

(2)请孩子依照数字把相同的吸管插入,边插边数手口一致

(3)老师也可以先在罐内放入几枝,让孩子根据数字看对不对,不够要加上几根,多了取走几根

(4)任取2罐,比一比那个多,哪个少
九、《小小蛋糕师》(比较练习)目的:
学习区分厚、薄,练习并列排序
材料 14. 《剪贴格纸》(计算练习)
目的:体验数的可分性,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材料:方格纸(可自行绘制)、剪刀、纸张、胶水
内容:以“7”为例
1. 预先将方格纸剪成一行一条,每条 10 条,每条纸有 7 个方格。
2. 指导孩子沿格线将纸条剪成两份,然后将其粘贴在分区纸上,继续剪贴直至发现重复的部分,将重复部分移除。
3. 老师在剪下的每个方格纸上写上数字,表示其方格数量。
4. 让孩子根据纸上的数字回答“7 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又是 7?”
15. 《分裙子》(分类练习)
目的:学习多角度分类及其类别之间的包含关系
材料:在白纸上绘制的小裙子图样,包括系蝴蝶结和不系蝴蝶结的两种样式,每种样式再细分出圆点图案、横条纹图案、竖条纹图案和斜条纹图案,每种图案各 2-3 条。根据孩子能力,绘制总计 10-20 条小裙子。
内容:
1. 指导孩子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小裙子归类在一起,观察分类方法有多少种。
2. 仅提出要求,不提示或示范,在孩子分类完成后,让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 分类完成后回答问题:有蝴蝶结的裙子多还是没有蝴蝶结的裙子多?为什么?再问“裙子多还是有蝴蝶结的裙子多?”由此引出裙子是一个集合概念,有蝴蝶结的裙子是裙子集合的一部分。
16. 《猜钮扣》(计数练习)
目的:训练观察力,掌握数的组成
材料:10 个相同的纽扣(或棋子)
内容:
1. “猜猜手里有多少纽扣?”握住 2-6 粒纽扣,先摊开手掌让孩子观察,然后快速握住并询问孩子“你看见几粒纽扣?”如果孩子不确定,可以再次展示。还可以让孩子握住纽扣,由老师来猜测,形成比赛,激发孩子的兴趣。纽扣数量可根据孩子的能力逐步增加。
2. 在桌子上分别放置 10 粒以内的纽扣(左右两边不可超过 5 粒),分别用左右手盖住,抬起后让孩子观察,再迅速盖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两边分别是几粒纽扣,合起来一共有几个。
3. 拿出一组 10 以内的纽扣让孩子看,然后将纽扣分别放在两手中,伸出一只手让孩子猜测有几粒,或让孩子先看一眼后再猜测。猜测后伸出另一只手,让孩子猜出还剩几粒纽扣。
17. 《量米》(守恒练习)
目的:体验容量概念,训练精细动作
材料:塑料漏斗、各种大小和形状的透明瓶子(塑料瓶)4-5 个、小碗一个、米量若干
内容:与孩子进行“买米”游戏,老师扮演买米者,孩子扮演售货员。
1. 老师提出拿一个瓶子到售货员处买米,要求是一碗平齐的米,要求孩子必须在瓶子上放置漏斗,用碗装米(要平),再缓慢倒入漏斗中,尽量避免溢出。
2. 老师多次购买米,每次购买时使用的瓶子都与前一个有较大差异。
3. 购买结束后展示所有瓶子,让孩子观察哪个瓶子的米最多,为什么?
4. 提示孩子回忆,每次购买的都是一碗平齐的米,量是相同的,为什么装在不同瓶子中看起来就不一样了呢?鼓励孩子自己寻找答案。
18. 《出牌配对》(计数练习)
目的:练习数的不同组合形式,为 10 以内的计算做好准备
材料:一副扑克牌
内容:以“8”为例
1. 老师与孩子共同挑选出扑克牌中的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花色中的 1-7 牌,共 28 张。
2. 老师在白纸上写上数字 8,将其作为“目标数”放在一旁。今天的游戏规则是凑成 8。
3. 将 28 张牌洗好,然后从中任意抽出一张,覆盖在目标数 8 旁边。双方商定先后开始抓牌。
4. 各自整理手中的牌,从中选出可以组合成 8 的牌,将其取出并放在自己面前。
5. 计算手中剩余的牌数量,谁手中的牌少谁先出牌。
6. 抽取对方的一张牌,再在自己手中的牌中查找,是否有与所抽取的牌合起来是 8 的,如果有则将其取出并放在自己面前。
7. 轮流抽牌,谁手中的牌先被抽完,谁为获胜者。
19. 《小魔术师》(守恒练习)
目的:(1)体会数的守恒(2)培养创造性思维
材料:正方形硬纸片,每人 5 张
内容:以“5”为例
1. 老师分发纸片,让孩子数一数有多少张?
2. “请你和我一起当魔术师,看谁摆出来的花样多?“老师和孩子一起摆,每摆一个图形,取走 5 张纸片,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将其摆出的图形用笔画下来。
3. 开始时老师可以提示一些摆法,如水平摆放、竖直摆放等,以后让孩子自由创作。
4. 3-4 岁可以掌握 5 以内的守恒,4-5 岁可以掌握 10 以内的守恒。
20. 《寻宝贝》(分类练习)
目的:学习按物品种类分类
材料:小塑料袋或小篮子
内容:
1. 老师带着孩子外出散步或活动时,提前准备小塑料袋,来到户外让孩子拣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物品,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拣,如不同形状的树叶、花朵或花瓣、小石头等。大多数孩子都会喜欢这些“宝贝”。
2. 开始展示各自的宝贝,指导或提示孩子按物品种类进行分类并说出名称。
3. 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宝贝”给孩子讲些故事。
4. 回班后注意洗手,并告诉孩子讲究卫生的原因。
5. 也可以用班级中的物品进行练习。
21. 《排排队》(排序练习)
目的:学习有规律的排序方法
材料:彩色串珠或几何图形积木若干
内容:方法一:掌握两种物体的排序
1. 相同的圆形串珠,一个红色,一个绿色,引导孩子进行红、绿、红、绿……的排序;
2. 可进行相同颜色不同形状积木的排序。方法二:掌握 3 种物体的规律排序
1. 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排序;
2. 相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排序。无论哪种方法,老师都应先示范,一是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二是便于孩子模仿理解。孩子操作后,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于老师的方式进行排序,培养思维和创造力。
22. 《哪个长哪个短》(比较练习)
目的:学习按长度排列物体的顺序
材料:五根不同长度的吸管、一把直尺
内容:此游戏需建立在孩子能分辨长短的基础上进行。
1. 取出五根吸管,让孩子观察它们是否一样,有何不同?
2. 取出最长的吸管,与最短的吸管比较,询问孩子哪个长哪个短。再任意取出两根吸管比较长短?
3. 最长的吸管到最短的吸管,让孩子帮忙依次排列,取出直尺纵向放在左侧,吸管一端要紧贴直尺横向放置。
4. 鼓励孩子大胆尝试,成功了予以表扬。
5. 如果孩子排序有困难,老师可以先示范。让孩子按照示范摆放,逐步过渡到独立摆放。
6. 将直尺横向、纵向放置,让孩子再次尝试排序。
23. 《拼图形》(守恒练习)
目的:培养观察力、判断力和推理能力
材料:彩色纸剪成的相同大小的圆形多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多个、方形多个
内容:以圆形为例
1. 取一个圆形图案放置在操作台左上方作为样本。
2. 将其他等大的圆形剪成两半,混放在一起。
3. 让孩子从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