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依与子同袍,

2024-05-2103:52:29综合资讯0

甫甫新剧《重现大秦赋》,又让我们领略了古人的智谋和忠义之心,更让我们直面征战之无奈。笔者作为文化历史的爱好者,由衷地认为,该剧的魅力源于其对历史的精彩重现。这种重现不仅包含人物经历,还包括百姓的衣食住行,甚至连战场上的兵器都是恰到好处。

而对于吾辈文人墨客来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是那句频频出现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此诗一出,秦军士卒慷慨激越,将领们高声吟唱,就连秦昭襄王临终之际,也与子孙共唱此曲,足见其在秦人心中之地位。每每诗曲响起,不少观众也为之动容,可见其魅力不凡。

此诗收录于中学课本已有数年,各位定然耳熟能详。但对于那句“与子同裳”之意,却一直争论不休。让我们先来品读原诗: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收录此诗,若要明其意,须得弄清其创作背景。现下共有三说,有人认为讽秦军好战,亦有人以为秦人逐犬戎所作,但如今更多学者支持此诗乃秦军出兵救楚之作。

《左传》有载,楚国都城遭吴国围困,楚国使臣申包胥奔走秦国求救。彼时秦军为保自身,朝野上下并不愿出兵。申包胥凄楚地于城墙边泣诉七日七夜,终于感动了秦哀公。秦哀公心潮澎湃之下,谱写了此诗。此即史称“申包胥哭秦庭”事件。

据《左传》所言,此诗乃秦军鼓舞士气的歌曲。如此慷慨激昂,亦在情理之中。

诗意明晰,无须多加解释。但对于“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实指何意,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多数人以为:难不成我们没衣穿?我愿分衣相助。目前大部分文史书籍皆采此说。

我国著名汉语言文字学专家、北师大博士生导师李运富先生却不以为然:众人皆误矣。他认为:此八字并非分衣相助之意,而当为穿衣一致解。

李教授此说由来已久,也得到不少学者专家的认同,更得网友赞许。

他持此说,系由多方考量,笔者归纳其最重要两条理由如下:

其一,战场之上,将士共穿一件袍服,较为不切实际,亦有违逻辑。如此,如何迎敌?且次句“与子同泽”中的“泽”,乃指贴身的里衣,在古代显然是比较私密的衣物,怎可共穿?

其二,“同”字既可指相同,也可指同一个。但在古文,尤其是古诗词中,更多时候作相同解。如唐代大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云:“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此处“同”指同样,而非同一个。

按李教授之解,诗意为穿衣一致,整理好戈与矛,共同迎敌。虽然没有共穿一件衣服那般感人,但亦颇具感染力。故此说并不会破坏诗歌整体意境。

除了这两条理由,李教授还举出许多能佐证其观点的例子,并成文发表。但目前多数教材仍沿用“同一件衣服”之意,仅少数地方课本有所修改。

关于诗歌的解读,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尤其是这首流传了 2000 年的《诗经》,我们很难完全解读出诗人的真实意图。教授的独特见解值得钦佩,是否被广泛认可并不强求。

不可否认的是,这首诗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精神内涵都堪称经典。它激发了秦军的斗志,也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欢迎大家分享你们对“岂曰无衣”的理解,让我们共同探讨这首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