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索寒的意思,

2024-05-2202:49:09综合资讯0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畏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 -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是毛主席在1935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他们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福建出发,经过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省区,一路上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堵截,行军二万五千里,历时一整年,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取得了长征的决定性胜利。《七律•长征》一诗,不仅是毛主席对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的回顾,也寄托着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首联“红军不畏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领全篇,阐明了本诗的主旨。“远征难”是指长征路上遇到各种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艰难险阻。而面对着重重困难,“不畏”二字,则表现了在中国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大无畏的气魄。“万水千山”是对行军路上艰难险阻的诗意表达,“只等闲”是不大介意、不予重视的意思,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写有:“秋月春风等闲度”。“只等闲”与“不畏”呼应,进一步表现了红军藐视一切困难的英雄志气。 颔联和颈联由两组对仗构成,既工整谨严,又气势磅礴。颔联之中,“五岭”和“乌蒙”是红军长征路上崇山峻岭的缩影。在红军的眼中,由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组成的群山蜿蜒起伏,回望就像掀起的小波浪一般。乌蒙山虽威严高耸,却也仅仅像滚动的泥丸。这是以俯瞰的视角进行的书写。 与颔联写法相似,“”和“大渡”是长征路上红军战士渡过的最为困难的河流。“”,即江,是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河道宽阔,水流湍急。“水拍云崖”就是指水急浪高,拍击着岸边高耸入云的山崖。但最后的“暖”则暗示了红军巧妙渡过江后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