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290年历史,

2024-05-2203:34:24综合资讯0

回溯历史,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结束了两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中国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尽管隋朝存在时间短暂,仅三十七年,却以其“政治清明,国家富强”著称于世,其辉煌程度广受史家认可。

在中国历史上,从分裂到统一王朝往往伴随诸多不稳定因素,难以长久。这一历史规律也促成了盛世朝代的出现,正如“秦”灭“汉”,“隋”后出“唐”。

图1 杨坚(541年-604年),即隋文帝

一、唐朝承袭隋朝的政治制度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一位睿智的君主,他针对前朝弊政实施大规模改革,包括:

  • 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公平公正的“科举制”,为人才选拔打开大门;
  • 去除郡级,建立州、县两级制,巩固君主专制,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 宽减刑罚,制定《开皇律》取代以往的严刑酷法,安抚民心;
  • 吸取北周宣帝末路的教训,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为治国理政树立典范;
  • 实行轻徭薄税政策,减轻百姓负担,使其休养生息。

这些改革措施促成了隋朝“开皇之治”的盛世。

唐朝全面继承了隋朝的政治制度,并在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下,进一步完善了开明的国策。太宗广开言路,吸取前朝亡国教训,制定了相应的治国方略。武则天时期,在隋朝“科举制”的基础上,扩充深化“殿试”、“武举”,进一步选拔优秀人才。

唐朝沿用了隋朝的律法,并在其基础上制定了《唐律》、《永徽律》等,保障了民心和社会稳定。这些举措为唐朝的早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促成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图2 唐律疏议部分章节

二、唐朝经济欣欣向荣,得益于隋朝的夯实基础

隋朝沿袭北魏的“均田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減輕赋税。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安康。隋炀帝时开凿了沟通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贸易和经济发展。隋朝还进行了货币改革,统一了度量衡标准,促进了经济的蓬勃发展。

隋朝的经济制度和雄厚的国力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宗李世民在隋朝政策的延续下,进一步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清廉从政,民富国强”的盛世。

图3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

三、唐朝繁荣的文化,承接隋朝遗产

隋朝建国后,文帝大力重视文化建设,搜集整理了数万册图书,丰富了文化宝库。炀帝也对图书进行了分类整理,创建了“经、史、子、集”四部书。这些措施为唐朝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文化遗产,并进一步开放包容,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文、史、哲、艺各个领域均取得了辉煌成就,文学艺术更是百花齐放。尤其是“唐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流芳后世。

图4 《双骑图》唐 韦偃

四、唐朝军事外交承继隋朝方略

隋朝沿用北周的军事编制,建立了中央管理机关“十二卫”,负责军队调动和指挥。全国设东、西、南、北四大军区,驻守国境,抵御外敌入侵。唐朝在此基础上,将“十二卫”改制为“十六卫”,建立了寓兵于农的“兵农合一”制度,扩大了兵源,减少了军费。

唐朝承袭隋朝的军事编制,同时建立了“中央军”和“藩镇军”。玄宗时设立九个节度使,统帅百万军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对外战争屡屡取得胜利。这种军事改革也为藩镇拥兵自重提供了条件,成为日后爆发安史之乱的隐患。

<img data-image_ids="[]" image_type="1" img_height="517" img_

隋朝的对外方针奉行“以德服人”的观念,努力与藩属国和平相处。但必要时也会采取军事行动,以促使对方臣服,而非彻底消灭,此举使周边各国大多归附隋朝。“丝绸之路”开启后,隋朝的贸易往来拓展至欧洲,国际关系日益密切。各国纷纷遣使隋都,形成“万国来朝”的盛景,外交事务达到鼎盛。

唐朝在隋朝外交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突破和发展。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王松赞干布,稳固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派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将佛教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唐朝的外交活动涉及阿拉伯等地区,世界各国派遣大量留学生来唐都学习,进行着广泛的文化交流,使唐朝成为万邦朝拜的世界强国。

综上可见,隋朝统一中国后,凭借文帝大胆的改革,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被誉为“富莫如隋”。唐朝全面继承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军事制度,在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杰出君主的治下,国力迅速提升,先后出现了“贞观盛世”和“开元盛世”的鼎盛时期,国祚近三百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

图6 唐高祖李渊半身像

为何唐朝能全面继承隋制,并获得更大发展?

除却制度先进,还有另一重要原因,即隋炀帝与唐高祖李渊同为独孤信之外孙,隋文帝与李渊之父李丙的皇后为同胞姐妹。此关系使得唐初大量启用隋朝文武官员,在继承隋制方面发挥了“得天独厚”的作用。

总而言之,唐朝的繁荣离不开隋朝,可以说隋朝成就了唐朝,使其迈向更璀璨辉煌的时代。史学家将隋朝与唐朝合称为“隋唐时期”,不难理解。

文:穆炳森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