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悄然至,新岁悄然过。北京时间2月4日16时27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将如期而至。立春过后,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广袤大地焕发生机。
我国自古就有数九寒天的习俗。自冬至算起,每隔九天为一个“九”,数满九个“九”,即八十一天,谓之“出九”。从“一九”数至“九九”,严冬寒意逐渐消褪,春意渐浓。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道,立春一般在公历2月3日至5日之间。这一天往往落在五九的末尾或六九的开头,分别被称为“春打五九尾”和“春打六九头”。2023年12月22日为冬至,数九可知,2024年2月4日正值五九的最后一天;上一年的立春则为“春打六九头”。
为什么会出现“春打五九尾”和“春打六九头”呢?杨婧解释道,二十四节气将一年四季划分为24等份,以太阳在黄道上每15度为间隔,从春分开始计算。太阳运行一周,回到春分点,称为一回归年,共360度。
24个节气的时间间隔理论上应为15.2天,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这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呈椭圆形,距离太阳远近不一。当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公历1月4日前后),运行速度较快,跨越15度所需时间较短,每个节气约为14-15天;当地球位于远日点时(公历7月6日前后),运行速度减缓,跨越15度所需时间延长,每个节气约为15-16天。
计算可知,冬至、小寒、大寒这三个节气总共占据45-46天。从冬至数九,到“五九尾”是45天,到“六九头”是46天。由此可见,节气交接时间的早晚决定了是“春打五九尾”还是“春打六九头”。
随着立春的到来,大地回暖,雪消冰化,春意盎然。“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此时此景,令人心旷神怡。春卷、春饼、春酒、春牛、春幡……春天万象更新,美好生活的画卷也由此展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