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也被称为未加工的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油性液体,呈现出黑褐色并带有绿色的荧光。
在现代,原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逐渐取代了煤炭。原油主要由碳和氢组成,其中还包含几百种不同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物质。这些物质经过分离,可以提炼出我们需要的燃料,如汽油和柴油,这个过程被称为石油精炼。
为了分离原油中不同的成分,化学家们发明了分馏的方法。利用各物质不同的沸点,原油被加热,使不同的物质蒸发并冷凝液化。汽油是最先蒸发的,因为其沸点较低,在30~200℃之间。而柴油的沸点较高,在180~410℃,因此可以将两者单独分离。
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根据温度的变化提炼出煤油、润滑油、沥青等产品。随着技术的进步,另一种方式出现了,即通过化学加工对某些馏分进行改造,从而获得其他馏分。例如,当汽油需求量大时,炼油厂可以通过化学加工将较长的碳链分解为较短的碳链,直接将柴油转化为汽油。虽然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由于原油易燃易爆并会释放出硫化氢气体,实际操作中非常危险,因此操作必须严格遵守。
原油的品质影响着提炼量,分为轻质、中质和重质三种,其中轻质原油品质最好。在相同的蒸馏条件下,优质原油提炼出的有价值产品的总收率可以超过60%,而重油的收率不足25%。由于不同国家的提炼技术差异,国际上的原油炼化程度从40%到80%不等。
以中国为例,我们的石油储量居全球第十三位,提炼水平约为60%,位居世界第六。这意味着,一吨品质优良的原油可以生产出约20%的汽油、40%的柴油,但具体的产量也与企业的提炼技术有关。例如,中国石化从一吨原油中可以提炼出0.177吨汽油和0.38吨柴油;而中国石油可以提炼出0.215吨汽油和0.394吨柴油。石油提炼技术与石油储量无关。作为全球石油储量第一的国家,委内瑞拉的石油提炼技术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