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叙述事物时,往往借用替代名词表达,此称"艺术换名"。诗词中常见的换名手法为"借代"。
借代是将事物的别称代替本称,已形成固定修辞手法。其中,被替代的称谓为"本体",用以替代的称谓为"借体"。使用借代时,"本体"不直接出现,而是以"借体"替代。
借代并非省略,对特定名称,如地理名词、固有名词,省略与借代有区别。例如:"黑龙江"在表示省份时,不可简称"龙江",而"龙江大地"则是对黑龙江省的借代。
对历史人物或人物的借代,与省略也不同。借代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借处所、或官爵代事物或人物名称。例如:杜甫曾住在杜陵,那么杜陵、杜陵叟就是杜甫的借代。但需注意,屈原可称为"屈子",但"屈公"、"屈翁"等称谓则是虚构,不可用。李白曾被流放夜郎,故"只看杜陵穷瘦,不曾夜郎僝僽",此处"夜郎"即借代李白。
(一)借代的作用
古诗词对格律要求严格,为满足平仄、对仗、押韵等要求,诗人常采用换名手法。借代成为诗词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下简述借代在诗词中的作用:
1、出于对仗的需要
古诗文中十分重视对偶(也称对仗)。唐代律诗一般要求颔联、颈联对仗。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借代在对仗中的体现,主要是运用了借代的一种修辞手法:借"乙义"代"甲义"。借代修辞手法主要包含借声、借物两种基本形式。以下我们用唐代杜甫的《曲江二首•其二》为例,阐述借代在对偶中的作用。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此为七言律诗,按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需对仗。此处我们分析颔联:"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其意为,(诗人)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其中,"寻常"此处不能仅理解为"平常",而是从度量角度理解。古代八尺为一寻,两"寻"为"常"。诗人借用"寻常"这一义项与下句的"七十"相对,形成规整的对仗。
又如,杜甫的《恨别》,
洛城一别四万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我们以诗歌的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为例,诗人就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其中,以"清"的读音与"青"字相同来对"白"字,这是用了借代中的借声。这样,诗句就构成了工整的对偶句,完全符合对偶中词性相对的要求。
2、适应平仄的需要
诗词讲究音乐美,而音律是节奏的艺术。节奏即音响运动中音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有规律的组合。在诗词中,主要体现在诗句中平仄的和谐运用上。我们以宋欧阳修《蝶恋花》为例,谈谈借代修辞手法在词中的作用。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根据《诗词体制格律》的要求,《蝶恋花》为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句式均为七四五七七。
词人用"玉勒雕鞍"代"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而按词的平仄格律要求,这句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玉勒雕鞍"就符合前四字"仄仄平平"格式要求,而"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的意思相同外,平仄要求是无法实现的,借用"玉勒雕鞍"来代替,就符合《蝶恋花》的体制格律要求。
3、为了格式的需要
古代诗词讲究一定的格式,特别是宋词和唐代律诗有一定规律。此处,我们用宋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来说说借代的修辞手法在满足诗词格式的需要中产生的审美效果。《江城子•密州出猎》原词为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根据《诗词体制格律》的要求,《江城子》为双调,共七十字,前后片各五平韵。上下片句式相同,均为七三三四五七三三,也有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为七言一句。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为了适应这样的要求,在二三句中,以"黄"代"黄狗","苍"代"苍鹰"。这样,不但适应二三句中"三三"位置的需要,而且"黄"、"苍"与其前后的"狂"、"冈"、"郎"等字合韵,均押平声韵"七阳"部。
(二)常用的借代法
修辞学把被替代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替代的事物叫"借体"。借体与本体间关系多种多样,于是借代类型也就各不相同,主要有借特征代事物、借部分代全部、借器用代事物、借专名代通称、借古名代今名,等等。
1.借特征代事物
这是借代修辞格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即临时借用事物性质、状态方面的特征,以及物件的制作者或是出产地,以代事物本身。
如王维(唐)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史册”,此处“史册”取自古代用火烤去竹子的水分而制成的记事竹简,喻指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