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三月节,

2024-05-2402:15:37综合资讯0

阿昌族庆祝热闹非凡的阿露窝罗节

作者 杨泠泠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

张睿莲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阿昌族人民的迁徙、征战、农耕和手工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它涵盖了祭祀、歌舞等多种活动,体现了阿昌族的历史、宗教、民俗和艺术文化。阿露窝罗节入选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日里必唱的《遮帕麻与遮咪麻》早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遮帕麻和遮咪麻》是一部创世神话史诗,是阿昌族口述文学中的代表作。诗歌共有1300多行,涵盖了创世、人类起源、补天治水、降妖除魔和重整天地等主题,分为12个章节,情节完整。它讲述了阿昌族创世祖先遮帕麻和遮咪麻的故事,历经千百年来规范着阿昌族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成为阿昌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从节日的仪式来看,阿昌族举办阿露窝罗节是为了感谢传说中的遮帕麻和遮咪麻的创世之功,歌颂他们多次挽救人类,除害造福后人的恩情。每年初春,当桑建花盛开时,阿昌族人会举行舞狮、甩象脚鼓、蹬窝罗和隆重的祭祀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在丰富的节日活动中,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分享喜悦和幸福,展现了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景象。

在《天公地母传人种》的章节中,讲述了遮帕麻和遮咪麻相敬相爱,经过滚磨盘、烟火相交等天意的考验,结为夫妻。他们孕育了九年,生下了一颗葫芦籽,种在门旁。九年后,葫芦籽发芽、开花、结果,结成一个磨盘大小的葫芦。遮帕麻剖开葫芦,跳出了9个小娃,分别是汉、傣、白、纳西、哈尼、彝、景颇、德昂和阿昌等民族。这个神话故事诠释了汉、傣、白、纳西、哈尼、彝、景颇、德昂和阿昌等民族同源同根,血脉相连,亲密无间,要团结和谐、共同发展。

如今,阿露窝罗节已逐渐成为大型群众性的迎新春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发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从阿露窝罗节的发展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

一是立法保障。在20世纪80年代,阿露窝罗节通过政府和阿昌族群众的共同努力,将“阿露节”和“窝罗节”整合成为阿昌族最盛大的节日。通过整合创新节日场域,加强民族认同感,增强同一民族不同支系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情感交流、互信互认、互通互融,逐渐消解了本民族不同支系之间的隔阂,推进该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深层心理认同,促进本民族内部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牢固树立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边疆的稳定。

二是仪式固化。阿露窝罗节整合了跨越民族分布区域和文化界限的仪式活动,成为阿昌族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原来属于“阿露节”和“窝罗节”的不同活动类型在整合创新中被规定和固化为“阿露窝罗节”的必备要素,形成不断强化的共同活动形式和民族记忆。在差异中,通过统一“民族节庆”的发展创新模式,以节日作为媒介来增强民族间的认同。无论在何种节日活动中,开幕式上都会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个仪式成为“阿露窝罗节”最突出的仪式之一,将民族情感与国家认同固化下来,体现了阿昌族对祖国的感恩和同心同德的情感。

三是内容创新。阿露窝罗节的庆祝活动在保留了“蹬窝罗”、祭祀、对山歌、舞狮龙、民间武术、青龙白象舞和象脚鼓舞等传统内容的基础上,也融入了新的元素,如文艺汇演、各类竞技比赛和篝火晚会等。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级文旅部门对阿昌族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对“蹬窝罗”的舞步动作进行了改造和规范,并加入了鼓、锣、钵等乐器伴奏,使这种古老的传统舞蹈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传统的“蹬窝罗”和“阿露”逐渐由民间自发转为政府主导、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和群众参与的模式。

阿昌族“阿露窝罗节”的不断传承和创新,是认真贯彻落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的具体实践。持续引导各民族思想行为和观念的创新,通过整合创新民族节庆仪式,增强不同地域同源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民族传统节日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2BMZ02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