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比南山不老松,

2024-05-2402:38:27综合资讯0

又到歲末,年輕人們摩拳擦掌,準備在酒桌宴席上酣戰一番。若問最令人聞風喪膽的話題,學生們可能會說是考試成績,年輕人擔心被催婚,已婚人士則難逃催生厄運……而無論你身處哪個年齡段,都不免要絞盡腦汁地想祝福語。

而在各種祝福語中,“福壽安康,南山不老”必定是出鏡率最高的一句。

但你可曾想過,這句“南山不老”中的南山,究竟指的是哪座山峰呢?

要探究“南山不老”的出處,我們首先要回溯到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在《詩經·小雅》中收錄了一首名為《天保》的詩篇,其作者是周宣王的臣子召伯虎,他在詩中寫道:“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後世將這句詩演繹為“南山不老”,又稱“南山不老松”。

周宣王與召伯虎之間有何關係呢?

原來,周宣王的父親就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周厲王。周厲王遭到國人反抗,被趕出國都。時任太子的周宣王生命也受到威脅,召伯虎冒險將太子藏匿在家中,保住了他的性命。周厲王死後,太子周宣王繼位,召伯虎與周定公共同輔佐周宣王,史稱周召共和。

要知道,召伯虎是召公的孫子,召公是與周公一起輔佐武王滅商,並輔佐幼年成王安定天下的重臣。由於其封地在召,故歷代子孫皆稱召伯,而周公。又因為是周成王的太保,故歷代子孫皆以太保為氏。

按照輩分,召伯虎是周宣王の長輩;按照關係,召伯虎是周宣王的師傅,且有救命之恩。儘管君臣有別,但這層親緣關係使得二者頗為親近。

我們依然沒有找到“南山”位於何處。

要弄清南山的位置,我們首先要了解周朝的地理位置。

史料記載,周人因避戎狄之難,在周原(今陝西岐山扶風之間)建都岐邑。此後,周人一直在此繁衍生息,直至周文王遷都丰邑。召伯虎繼承了先祖的封地,而岐山之南便是太白山,海拔三千七百餘米,是周人所見之最高的山峰,其心生敬畏之情可想而知。

不過,太白山最初並未稱作太白山,“南山”也只是周人的通用稱號。

到了漢朝,太白山被稱為“太乙山”,相傳是太乙真人修行之地;魏晉時期,傳說中有奇異之事,時人認為是太白金星墜落山上,其精華如美玉,故名“太白山”,此名沿用至今。

太白山最早的名字出自《尚書·禹貢》,被稱為“惇物山”。惇,意為豐厚。惇物山之名正說明了太白山物產豐富,是周人賴以生存的保障,提供了重要的食物和生活用品。

事實上,直到今天,太白山依然保留著許多珍貴的中藥材,以及中國獨有的植物獨葉草。山上不僅有金絲猴、羚牛、太白虎等動物出沒,甚至還有大熊猫(非四川話口音的大熊猫也是相當新奇)。

既然在現今仍有如此豐富的自然資源,那麼三千年在周厉王暴政导致国人暴动后,国家长期处于无君主状态,由周召共和摄政,周王室的威望必然受到损害。于是,作为声名赫赫的召公后裔,周宣王的老师和近亲,召伯虎自然对周宣王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希望他能振兴朝纲,重振先祖的辉煌。
事实上,召伯虎也敏锐地觉察到,周宣王早期提拔贤臣辅佐朝政,借用诸侯之力讨伐外敌,一度恢复了周王室的威严,而“宣王中兴”便是史书的见证。在这期间,周宣王也遭遇了诡异的事件,如市井兔子跳舞、马变为人、褒姒的传说、国君屡遇暗杀,似乎预示着国家将亡。周宣王晚年对外用兵屡遭失败,干预鲁国国君更替,导致周朝国力大损,最终给其子周幽王丧国埋下了祸根。
即便如此,考虑到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 843 年)国人之乱,周宣王去世为公元前 783 年,周宣王并非嗷嗷待哺的婴儿,他在亲政时可能已成年。即便暂且不论周宣王的政治成就,单就其享寿而言,在两千多年前,经历了征战和劳累,享年六十余岁接近七十岁,可谓是高寿了。“寿比南山”的说法或许有着某种合理的解释。
从“惇物山”到“南山”,再到后来的“太乙山”和“太白山”,名称的变化折射出了我们祖先视野的拓展。随着他们走出家乡,探索更广阔的天地,“物产丰饶之山”或“南方之山”已不足以指明准确的位置,于是,连山川的名字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当他人还在念着千篇一律的祝福语时,你不妨骄傲地向他们讲述“寿比南山”的由来,并进一步发挥创意:“如月之恒(gēng),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或许,你还会因此收获更多的压岁钱呢!
文:杨端和
参考文献:
- 《诗经•小雅》
- 《毛诗正义•小雅》
- 《尚书•周书•康王之诰》
- 《尚书•禹贡》
- 《礼记•王制》
- 魏收《魏书•地理志》
- 郦道元《水经注》
- 赵逵夫《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