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理解,

2024-05-2501:31:45综合资讯0

五年级数学下册数论教学设计

数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数论概念,掌握彼此关联与区别。

2.通过独立探索,发现并总结2、5、3的倍数特征。

3.强化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及其内在联系。

2.掌握2、5、3的倍数特征。

3.辨别质数和奇数的异同。

【教学指导】

本单元内容较为抽象,脱离日常生活场景教学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学时注意以下要点:

1.梳理概念内在关系,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避免机械记忆。因数和倍数作为基础概念,把握其含义后,才能自然领会一个数的因数有限、倍数无限等结论。随着公因数、公倍数等概念引入,组织学生用关联性方法理解而非孤立记忆。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过去教学中,忽视概念本质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无法建立知识间的前后逻辑,难以融会贯通。在五年级阶段,学生的抽象能力增强,可有意识地通过特殊推演,归纳概括倍数无限性等结论,提升归纳推理能力。

数论教案

【课时安排】

共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课时

2.2、5、3的倍数特征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2课时

【知识结构】

数论教案

因数和倍数(1)

【作业设计】

因数和倍数(2)

【作业设计】

第1课时 2、5的倍数特征

【作业设计】

第2课时 3的倍数特征

【作业设计】

第3课时 练习课

【作业设计】

3.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1)

第4课时

【作业设计】

质数和合数(2)

第5课时

因数和倍数(1)

本节课重点是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相互依存的关系,内容较抽象、知识点较少,教学中采用反复讲述、相互讲述的方式,加深学生理解,提升其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因数和倍数(2)

本节课在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展开,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时,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对刚接触该概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学习优势,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的优点,体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理念。

2、5的倍数特征

这节课使我意识到数学课堂是一个生动、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其认知特点,提供有趣的情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设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知识、在合作中思考质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联系实际,让学生领悟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2课时 3的倍数特征

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猜想、计算、思考、检验、比较等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但在思考环节中可适当点拨引导,效果更佳。

练习课

通过练习课,学生复习了2、5、3的倍数特征,加深了理解,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的道理!

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1)

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先复习了因数的概念,再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引导他们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质数、合数的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水到渠成,还能做出正确判断。

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2)

本节课主要教授数的奇偶性,通过教学,在知识层面引导学生研究加减运算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数学方法的提升方面,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猜测 —方法验证—实践应用"这一研究过程,渗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能力。这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相结合,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为学生营造展示思维过程与方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