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影作为摄影构图的常见手法,广泛应用于风光、人物动物、街景花卉等题材。
说到倒影,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物体在水中形成的影像。而“驾驭倒影”就是将物体及其倒影同时纳入画面,赋予画面丰富性和生动感,增添新鲜元素和观赏体验。
既然是倒影,"水"和"影像"两个要素必不可少。由此衍生出形成影像的"镜面",例如雨后的路面、水洼、普通镜子以及能够反射物体的表面,如汽车外壳、玻璃幕墙等。
实践中,最常见且应用最多的还是湖泊、河流、稻田和人工水域等。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就能轻松找到和呈现倒影效果的场景。
湖泊和河流形成的倒影容易构图,通常为上下结构,主体在前,倒影随从,主体带动倒影,倒影衬托主体,主体与倒影呼应,形成近乎上下"对称"的构图,这也可以归为"对称构图"。
使用其他镜面"倒影"时则不然,有时可能是"上下"结构,有时可能是"左右"结构,有时甚至可能是"对角"结构,反射面的不同决定了"倒影"结构的差异。
包含倒影的画面通常要求主体突出、清晰,倒影配合并展示变化,具体拍摄时应注意:
1、画面整齐。这一点对于自然风光的题材尤为重要,必须注重"横平竖直"和沉稳厚重,"横"要平稳,"竖"要"垂直",左右、上下的变形和扭曲不能明显。也就是说,一定要校准好"地平线"。
如果画面元素中有人造建筑,需要尽量避免建筑物出现"比萨斜塔"的感觉。
2、尽量顺光拍摄。顺光拍摄是风光题材拍摄的首选,它能使整个画面避免大光比,形成明亮通透的画面效果。如果遇到日出和日落的拍摄时机,逆光拍摄反倒是天经地义。
3、注意掌握拍摄高度。所有有倒影拍摄经验的人都知道,机位的高度直接影响倒影的长度,倒影是长些好还是短些好,都可以通过改变机位高度进行比较,找到合适的角度。
4、对焦区分主次。无论倒影多么好看,始终属于配角和辅助,对焦时一定要确保主体元素清晰不模糊。如果使用其他倒影手法,也必须做到"实景"(指主体)清晰,虚景稍过。
有一种情况是例外,例如人物活动在水面上形成倒影时,花朵在水面上形成倒影时,甚至是反射面属于"非平面"(例如带有弧形的汽车外壳、哈哈镜等)时,也可以打破常规,舍弃"主体",将配角提升为主体,不拍主体专拍配角,利用倒影的变化、变形和夸张,拍摄出梦幻、奇变的画面。
5、水景场景的倒影要完整。很多时候,画面的主体就在水面之上,例如水上作业、活动和水面的物体等,这时拍摄一定体现出自然的倒影,不能随意舍弃、分割或消除倒影。
6、把握拍摄时机。特别是拍摄自然风光带倒影的画面,好的时机通常出现在早晨和傍晚。因为这个时候风和日丽,水面相对平稳和安静,光线色调也非常梦幻,通常都能拍摄到满意的画面。
反过来想,如果狂风暴雨,巨浪滔天,想要拍摄带有倒影的风光景色,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带有倒影画面的处理,除了常规的流程和要求外,有几点是有别于一般操作的。
1、画面的工整。上面的拍摄事项中有提到,但在后期处理中还要再次加强和提升,力求达到"完美无缺"。
2、对称性的把握。虽然整体画面是上下对称,但不能做到上下绝对的"轴对称",一般是主体略大、配角略小,主体为实、配角为虚。
3、必要时使用"人工倒影"。现在有些软件能够人为制造出带有倒影的效果,增强画面的美感和生动感
连接处的处理须恰到好处。
软件"制造"倒影的实质,是依据非水下元素生成倒影的可能性,通过翻转和波纹化手法,人为创作出倒影,由此催生出"对称轴"。由于采用的是"几何化"手段,对称轴部分必然呈"直线型",显得生硬。必须通过后期 PS 手段,消除过直、过硬、过理想化的痕迹,最大程度地"制造"出符合逻辑和常理的画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