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代诗人林杰
诗词鉴赏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穿过,就叫得巧。
原诗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逐句赏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诗人以“碧霄”指代浩瀚无垠的苍穹,开篇就点明了七夕之夜这一特定的背景。而“牵牛织女”的出现,不仅交代了传说中的主角,也为下文的“乞巧”奠定了基础。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后两句具体描述了七夕乞巧的盛况。家家户户都仰望明月,对着月亮进行穿针乞巧的仪式。诗人用“几万条”来形容红丝之多,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乞巧的热情和祈愿。
作品特点
《乞巧》是一首语言朴素,意境清新的短诗。诗人通过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七夕乞巧这一民间习俗,展现了人们祈求美好姻缘、心灵手巧的愿望。虽然诗中没有直接出现“乞巧”二字,但“家家乞巧”一句已将主题点明。诗句通俗易懂,节奏明快,营造出一种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
延伸阅读
七夕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西汉时期,汉武帝在七夕夜祭祀“天女”,并为她们准备了各种巧物,希望得到她们的保佑。自此,七夕乞巧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乞巧节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莫过于对月穿针。相传能对月穿针的女子,就会得到织女的真传,获得心灵手巧的能力。还有吃巧果、拜魁星、玩“七巧板”等活动,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