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对某人的评价:“吃苦耐劳、坚守信念、敢于创新,完成了某种技术突破。”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一开始看到“吃苦耐劳”也当作优点?这样说,我肯定也不比他差呀,是他运气好,换成我,我也能有所成就。
对于“吃苦”,我一直以来都有个误解,简单地认为生活艰苦就是吃苦。当自己真正开始思考,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别人比我优秀,我才开始有所领悟。早年幼期,因为各种原因,生活确实艰苦,从而养成了一些陋习。总是想让自己轻松些,也有“我已经吃了这么多苦头,老天应该让我好过点的”想法。更加看重眼前的利益,时刻想着让自己过得舒服些,不在那么苦了,认为自己已经吃够了苦头。所以没真正思考过什么才是吃苦。
早期的生活,按道理来讲应该是受苦,是因为一些当时不可改变的特殊情况下,被动地接受了苦难。“吃苦”,是主动地面对和承担自己本来可以避免的困难,比如学习、历练等。学习,对于所有人都来说,一开始都不可能是享受的,主动学习就是要强迫自己抛去自己喜欢的状态,进入一种自己不喜欢的状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压制自己天性,是一种反向人性的行为。正因为这种行为对于自身的压抑感,所以才有那么多人的反感,因此当有人通过学习获得成功才会让人敬佩。同样的,苦心钻研、练习技能、开拓创新等也是如此。
面对自己所不应该承受的苦难,从中寻找破局之道,时刻经受着内心的煎熬,坚持不懈地前进,这样的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称赞吗?
被动的承受生活给予的苦难,这是生命的常态。任何一片原野,望过去,那一个生命不是经过苦苦挣扎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历经风雨雷电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吃苦”,是主动的,是需要我们走出自己安逸的圈子,学会面对风雨、失败、漫长的孤独。
生命的精彩就在于,每一次在面对绝境时的奋力搏发;每一次在面临失败时候的重新启航;在漫长黑夜中的蹒跚前行。
真正的伟大在于,前方没有希望,依然满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