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还是揠苗助长

2024-06-2201:14:24综合资讯0

成语“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原文如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从小我们都学过这个成语,大多数人倾向于把这个成语读作“拔苗助长”,当然这样读,意思没有错,也更容易理解,但是《孟子》的原文中确实没有“拔”这个字,取而代之的是“揠”字。

《说文》曰:“揠,拔也”,后来还延伸出了“提拔”之意,如《宋书.岳飞传》曰:“德与琼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则必争”,看来“揠”就是“拔”是正确的,但这“揠”字在古代的运用却是十分有意思的。

而在先秦时期,“揠”字的运用与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华夏大地上的数百个诸侯国,各自风俗人情不同,语言差异也很大。

为了跨越地域的语言障碍,先秦时期形成了一种雅言,即类似于今天的普通话,以当时国家的首都地区的语言为模板设定,通常只有士大夫以上的阶层才能掌握。

如《论语.述而》中所说,孔子“执礼”时用雅言,可见雅言是当时一种有别于地方方言的规范语言,主要用于著书立传,也用于外交交流和重大典礼的场合。

这种雅言以西周故地的关中一带方言为基础,与《诗经》中的“雅”有着内在联系。如吴公子季札在鲁观礼时听到《秦风》,便大呼“此之谓夏声”,可见《诗经》中的雅诗与雅言之间存在一定的渊源。

虽然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雅言,但大多数人却能听懂。就像当今,我国并非所有人都说普通话,偏远地区的人们还是会说方言,但大部分人仍然可以理解普通话。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雅言的使用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礼崩乐坏、各国相互征伐,士人的流动性增强,雅言逐渐成为士人们交流的必要工具。

孔子强调学习雅言的重要性:“不学《诗》,无以言”。因为当时以雅言著成的经典,是学习“普通话”的必要工具,有助于跨越地域的交流障碍。

由于当时受条件限制,文字只能在竹简上书写,因此雅言也呈现出简洁精炼的特点。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革和分化,士人在运用雅言时往往会夹杂方言土语,这为后来“书同文”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揠苗助长

孟子与屈原同为战国时期的人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来自齐国。

《孟子·公孙丑》中记载了“揠苗助长”的故事。“揠”字是东齐海岱一带的方言,指“拔”的意思,该区域位于山东省泰山与大海之间。

《孟子》一书实际上是由孟子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因此文中记录了孟子弟子所在地区的地方方言。《方言》中提到,“东齐海岱之间谓拔曰偃”,这也解释了“揠苗助长”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