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2024-06-2301:20:18综合资讯0

生活何其短暂,何须在此虚掷青春?

是为了感受阳光和月光,是为了共同度过那段难忘的快乐时光;是为了在老人和孩子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是为了让秋天分外绚烂;是为了历经四季变幻。难道这一切还不够吗?

————《一片落下来的叶子》

《一片落下来的叶子》,讲述了一个叶子从春天萌芽、夏天繁盛,到秋天泛黄、冬天凋零的过程中,逐渐领悟生命意义的故事,也为孩子的生命之问提供了一个温暖的答复。

如何让孩子理解生命的意义,如何让他们坦然面对死亡,这是一个宏大且沉重的课题,让我们无从下手。而《一片落下来的叶子》给了我们一份温暖的答案,甚至治癒了我们成年人对死亡的恐惧。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如果你还在为向孩子讲述生命和死亡而烦恼,不妨从这本书开始。今天,我将从绘本作者、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归宿三个方面浅析我对这部绘本的理解。

1、倾尽一生播撒广博的“爱”。

利奥·巴斯卡利亚,世界著名的演说家和作家。曾任美国南加州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多年,并率先开设了“爱”的课程,受到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他全力以赴地弘扬着广博的“爱”,美国媒体亲切地称他为“拥抱博士”。他的作品宛如爱的圣经,他的演讲宛如爱的传道。

他的著作已被翻译成17种语言,发行量超过1800万册。代表作包括《彼此相爱》、《生活、爱、学习》、《爱》、《开往天堂的9路巴士》等。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一片叶子落下来》(The Fall of Freddie Leaf )是他留下的唯一一部绘本作品。

1982年出版至今,一直风靡全球,荣膺《纽约时报》第一畅销书。

生命原本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庞杂到我们难以向孩子娓娓道来,但利奥·巴斯卡利亚用生动、朴实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面纱,让这个主题变得温暖而美好。

2、用“爱”的语言给我们温暖。

叶子飘落时,犹若羽毛般轻柔,没有一丝痛楚;它感到自己轻轻地、温和地、安详地落下。

弗雷迪落在雪地上。雪地柔软温暖,让他在这个新环境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他安然入睡,倍感安详。

他充满爱的语言,将生命的终点描绘得如同新生般美好,以至于让我们忘记了对死亡的恐惧。

向孩子讲述生命的绘本还有《最好的告别》、《再见了,艾玛奶奶》、《活了100万次的猫》等,但只有利奥·巴斯卡利亚用“爱”的语言,让生命和死亡交织出了温暖的味道。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他的语言温柔有力,蕴含哲理与诗意,几句简洁的对话,便可轻描淡写间触及生命的本质。

弗雷迪目睹了身边的死亡,毫无道理的发生,他开始意识到生命的虚幻,不禁发问:

既然我们都要飘零落下,何须在此虚掷青春?

是为了感受阳光和月光,是为了共同度过那段难忘的快乐时光;是为了在老人和孩子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是为了让秋天分外绚烂;是为了历经四季变幻。难道这一切还不够吗?

这些温暖的语句,一下击中了我的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从简单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绚丽多彩,从而领悟生活的真谛,理解生命的全部意义。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1、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这是生命的个体意义。

我们先做完该做的事。我们体验太阳和月亮、经历风和雨。我们学会跳舞、学会欢笑。

当孩子追问生命的价值时,丹尼尔告诉我们,生命本身就是一场美好的旅途。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场体验,即使是犯错,也是一种领悟。而我们,由于自己吃过的苦,走过的弯路,为了避免孩子重蹈覆辙,总是在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干涉孩子的选择,限制孩子的行为。

但我们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渴望,忽略了生命本身是一场体验的过程。想要让孩子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要允许他们自由地探索、尝试,让他们拥抱自然,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懂得如何快乐地生活,也会在自己的兴趣领域中 tìm thấy人生的意义。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2、生命的意义在于每 个人、每刻都是一个不同的存在,这是每个生命的独特意义

我们都同在一棵树上,为什么颜色却各不相同呢?弗雷迪问道。

我们一个一个都不一样啊!我们经历不一样,颜色当然也不一样。

丹尼尔用他一贯“本来就是这样”的 口吻回答。

正如弗兰克尔在《追寻生命的意义》中所说:

生命的意义在于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并且你的生命也不可能重来一次。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电影《奇迹男孩》里天生面部残疾的奥吉,整容27次还不像“正常”孩子,这让他很沮丧,甚至没有勇气去学校。

平时,他问妈妈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我跟别人不一样?我很丑,对不对?”

“你并不丑,奥吉。”妈妈每次都很肯定地回答他。

“因为你是我妈妈,才这么说的。”奥吉还是不相信妈妈的话。

“正因为我是你妈妈,所以我的看法才重要,因为我是最了解你的人,你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心决定我们去哪里,脸标记了我们去过的地方。”

每当奥吉感到沮丧时,姐姐也会对他说:“奥吉,你天生与众不同,注定不会默默无闻。”

正是家人这种坚定地、不间断的鼓励和肯定,让他勇敢地接纳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在同学面前找到了自信,凭着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同学的尊重,交到了朋友,也融入了校园生活。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当我们的孩子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他们都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带来荫凉,为世界增添色彩。

我们的善良可能不如丹尼尔,我们的勇敢可能不如抗疫英雄们,但当社会需要我们时,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这是我们人生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不同的风景,接纳自己的独特性,为他人带来快乐和价值。

我们走向何方?

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春天到来,我们会重现吗?

我们也许不会回来,但生命会生生不息。

弗雷迪可能不知道,冬天过后春天会来,雪水会融化。他不知道,他看似枯萎无用的身体,会与雪水一起,滋养树木。他更不知道,大树和土地孕育着来年春天的新叶。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1、死亡教育的精髓是教导孩子珍爱生命。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面对死亡,才能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我们都会死吗?”弗雷迪问。

“任何事物都会死去,無論大小强弱。我们完成任务,经历过太阳和月亮,经历过风和雨。我们学会了跳舞,学会了欢笑。然后,我们就要离开了。”

“我害怕死亡。”弗雷迪说。

“对于未知,我们都会害怕,弗雷迪。这是很自然的。”丹尼尔说,“但你从不害怕夏天到来或秋天到来,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那你又何必害怕死亡这个季节呢?”

是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段旅程,生老病死是生命的一部分,当我们向孩子解释生命的过程,与他们一起经历人生的四季,死亡就不那么可怕了。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英国哲学家罗素建议,只要有可能,无论孩子恐惧或感兴趣的事情,都应向他们解释清楚。

前几日,44岁的主持人兼舞蹈家刘真去世,生命的无常让人痛惜。

更令人痛心的是,刘真去世已有时日,她4岁的女儿却还不知情。

妈妈住院时,家人隐瞒了她,离世后,也无人告知她,这一隐瞒竟成了永别。

当她问及爸爸:“妈妈去哪儿了?”

爸爸仅回答:“妈妈去远方旅游了。”

心理学家指出,隐瞒孩子会导致“分离焦虑”,甚至引发拔头发、做噩梦等痛苦反应。

真正让孩子恐惧的,并非死亡本身,而是父母面对死亡的态度。

父母讳莫如深的对待死亡的态度,容易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轻视生命,甚至拿生命开玩笑;另一个则是对死亡极度恐惧和抗拒。

只有让孩子全面理解生命,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才会逐渐减退,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2、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消亡,而是另一种新生。

“我们的树也会死吗?”弗雷迪问。

“有一天,树也会死去。但还有比树更强大的,那就是生命。生命永存,我们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丹尼尔告诉我们,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让我们得以窥见生命全貌的机会,死亡让我们回归源头,看到生命的本质。

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的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正如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它扎根于泥土,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台湾作家刘墉曾带儿子观赏枫叶。漫山遍野的红枫在秋风中纷纷扬扬,景色壮观。

儿子刘轩第一次看到如此景象,激动不已。

最终,刘墉告诉儿子:“世上没有不凋的树叶,每个人总有一天也会离开这个世界,死亡,与出生一样,都是很自然的事。死亡是一场告别,虽难免感伤,却依然可以像枫叶一般美丽。”

他用独特的方式给孩子上了一堂有意义的死亡教育课。

后来,刘轩在作文中写道:“从那天开始,我不再那么害怕死亡了,因为爸爸的话让我明白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人的一生,宛如一片树叶,从萌芽到翠绿,到金黄,到枯萎,最后飘然落地。

我们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即使我们失去生命,但生命仍将继续。来年春风吹起,又是一派生机勃勃。

这本书值得我们收藏,慢慢地讲给孩子和自己听,正如书的封面所写到的:“当你疲惫无助、孤独寂寞时,当你对人生感到迷惘、失去信心时,当你迷失于忙碌的生活、找不到幸福时,请你坐下来,静静倾听一片叶子飘落的声音,细细品味这份心灵的慰藉……”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遇到这本书,所有的人,都能像弗雷迪这片叶子一样,经历一场充满温暖与疗愈的生命之旅,从容安静地走向生命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