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已用三冬足

2024-06-2301:35:05综合资讯0

古人已用三冬足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新安(今江西婺源)人。朱熹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其思想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朱文公文集·答沈叔晦》中强调:“读书之法,贵在熟读精思,得尺吾尺,得寸吾寸,始为不枉为功力耳。”他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有所获,与其泛泛浏览,不如专精实读,边读边思,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

朱熹在《朱文公文集·答朱朋孙》中进一步提出了“夫学非读书之谓,然不读书又无以知为学之方,故读之者贵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而无所得也。”他主张读书要注重专一,而非广博,只有专精于一门学问,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

古人已用三冬足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成帝时,奉诏校订群书,撰成《别录》,是我国目录学的开山之作。辑录《楚辞》十六卷,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著作传世。

刘向在《说苑》中,收录了晋平公与师旷的一段对话,谈及“读书无迟暮”:晋平公问于师旷(春秋时盲人乐师)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暗)行乎?”从刘向的记述来看,人生读书学习,70岁开始也不晚,少年、壮年、老年时期,读书学习,各有风景,各有千秋,不分早晚,何谈迟暮?

董遇,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学者,精通《老子》《左传》。他在如何运用时间读书学习方面,颇有见解。据《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记载: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苦于没有时间)。”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董遇的读书观,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倡导书要熟读、反复读,读书上百遍,书中之义自然领会。二是“当以三余”。不少人曾提出,想读书,没时间。董遇提出,读书要抢时间,运筹好时间,岁之余、日之余、时之余,总能抢到读书的时间。生活中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即越是忙的人,越是喜欢读书,越是读书多。董遇的读书观,给后人启示良多。

古人已用三冬足

杜甫

唐代诗人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诗圣”。杜甫一生坎坷,但其创作的诗歌却气象万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方面,杜甫也有不少佳句流传至今。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在提倡博览群书,读得多自然写得就好。再如:“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柏学士茅屋》)明确提出,男子汉要先苦读书,再大范围地读书。古人将冬天分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三个月,故称“三冬”。用足“三冬”,即是用足全部时间来读书。

古人已用三冬足

陶渊明

陶渊明(352-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归隐田园,以读书为乐,关于读书,有不少独到见解流传至今。

一是倡导以读书为乐。他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写道:“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耕种之余,读书为乐,这是一种读书的追求,也是一种读书的境界。读书让人认识社会,增长知识,也可以开阔胸襟,陶冶情操,岂能不乐?

二是倡导一起读书。他在《移居二首》中写道:“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此处“奇文”一词,或指自己与朋友所作文章,或指前人文章。陶渊明提出“奇文共欣赏”,一个“共”字,表达出要与心地淡泊之人,一起欣赏。一起欣赏,一起读书,这既是一种读书的乐趣,也是一个提高读书质量和效率的途径。

三是倡导“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此处“好读书,不求甚解”何意?意谓虽然好读书,但不作繁琐之训诂,所喜乃在会通书中旨略。不钻牛角尖。精读与泛读,要有所区分,有所侧重才好。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孟县人。他与柳宗元等人倡导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在读书方面,韩愈有诸多见解值得借鉴。

韩愈在他的《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中,提出了“读书四患”。他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认为,读书学习,担心的是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够透;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付之于实践,不付之于行动。我们在读书学习中,也要克服古人早已看到的“四患”,做到多读多思,终身为学,知行合一。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司马正公文集》等。他在阅读方面,强调读书首先在于明道,反对追求利禄。他还提出了许多读书的方法。与大家分享其中三点论述。

一是主张“张载:求疑致知

北宋哲学家张载,原籍河南开封,出生于陕西西安。他长期在陕西郿县横渠镇讲学,故称横渠先生。其弟子主要来自关中,学派被称为“关学”。张载传世著作有《正蒙》《横渠易说》《文集》《张子语录》等。

张载倡导“读中求疑”,强调在读书过程中主动思考,化解疑问。他曾言道:“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对张载来说,“读中求疑”具有双重含义:一是读书过程中“释己之疑”,解决知识上的不懂。多次阅读,直至理解,便解除了疑惑。二是读书过程中,寻求质疑或怀疑。对于文章或书籍的观点、论据和史实,“于不疑处有疑”,或许能发现错讹,提出疑问,或形成新的见解。如此求疑,可以加深记忆,增强收获,促进读书进步。

陆游:致用为本

宋代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他自幼热爱学习,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陆放翁全集》辑录其传世作品。

在探讨读书方面,陆游留下了多句名言,至今仍给我们启示。其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一方面强调,古人治学勤奋刻苦,少年时努力,老年才能有所成就;更强调了书本知识的局限,真正掌握知识要身体力行。

其二,“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在《读书》中言道:“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这里,“元元”指代普通百姓。陆游认为,读书不是为了谋求富贵,而是为了服务百姓,体现了他的崇高读书情怀。

来源:《阅读时代》2021年04期

作者:吴尚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责编:马京京、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