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江流域的气象部门密切关注着两件大事,一是梅雨,另一件目前略过。
梅雨,往往针对特定区域和特定时间的连续阴雨天气。在中国,每年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介于湖北宜昌以东,北纬28~34°之间的区域容易出现梅雨。
俗话说的“霉雨”,即是因为梅雨季湿度较大,物品容易发霉。尽管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最为集中的时期,但其时间和空间上并不总如德国般精准无误,偶尔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有所变化。
2、年度变化:
按照以往的标准来看,梅雨的平均日期为6月20日~7月8日,约20天左右。每年梅雨情况存在差异,例如:
- 入梅最早:6月2日(1991年),最晚:7月9日(1982年),相差37天。
- 出梅最早:6月14日(1994年),最晚:8月3日(1998年),相差50天。
- 梅雨最长:50天(1954年),最短:6天(1971年),相差44天。
总体而言,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梅雨较弱;80年代开始加强;90年代最强,如1991、1996、1998、1999年;21世纪趋于减弱,如2000、2002年空梅。
强梅雨年份:如1954年,长江全流域遭遇暴雨,100天内京广铁路无法正常通车;1998年,梅雨期长达40天,引发江南和长江沿线洪水;1991年,梅雨期长达41天,主要雨带偏北在淮河。
梅雨弱年份:如1958、1965、2000、2002年,出现“空梅”(即降雨时间短,没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稳定持续的降雨)。空梅也不利,如1958年空梅后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几年严重干旱。
3、成因和降雨特点:
本质上,梅雨是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季节性调整的产物,也是夏季风(暖湿空气)北伐的结果。西南季风爆发后,大量的暖湿空气向北推进,而冷空气并未撤退,导致两大阵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展开“大会战”。由于双方实力相当,雨带也就相对稳定。教科书上对梅雨期降雨特点的评价是:雨带南北摆动小、雨期长、雨量大。
梅雨形成原因
梅雨期的雨带呈现东西或东北西南走向,从我国湖北湖南到韩国南部和日本都受其影响。在卫星云图上,梅雨带就像一条绵延上千公里的“围巾”,孕育出阴雨天气。层云产生的降雨温和持久,而积云下的降雨则短促而强烈。梅雨带往往是层云和积云的混合降水,既有耐力又有爆发力,导致雨期长、雨量大的特点。
当东北冷涡偏强偏南时,包邮地区可能会出现阵雨或雷阵雨,此时就不是典型的梅雨天气,而是冷空气游击战的结果。
梅雨≠暴雨。虽然梅雨期间容易出现强降雨,但暴雨是一个短时间内强烈降雨的天气范畴,两者不能直接划等号。
4、 典型城市:
武汉、南昌、上海、杭州、南京是最典型的梅雨城市, 其6月下旬降雨量在全年其他时段都望尘莫及。江苏苏州、常州,安徽芜湖、安庆、黄山,江西景德镇、庐山,湖北黄石,湖南常德、桑植等城市在6月下旬的降水量也位居全年之首。这些城市在3月下旬也是雨日较多的时间段。
梅雨城市
5、建议:
如6月下旬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出差,建议携带衣物较多,否则容易因为下雨导致衣物潮湿。此时若打算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张家界等山区旅游,应注意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危险,不妨等到大暑节气(7月下旬到8月上旬)气温较高时再前往避暑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