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山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4-06-2801:01:06综合资讯0

鲁山山行:梅尧臣的户外奇遇和内心情感

霍松林摘录梅尧臣《鲁山山行》,并作诠评。

《鲁山山行》
恰逢我的野趣与风光相合,
千山起伏,高低参差,
每一座山峰变换着优美的姿态,
幽深的林间小径令人陶醉,
寒霜褪去,熊出没于树梢,
空旷的林中传来鹿饮溪水的声响,
远方的人家住在哪里?
白云之外传来的鸡鸣声告诉我。
诠评
首句点出诗题,意在表达鲁山山行的绝妙情景,恰巧迎合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后续几句通过描写山行的所见所感,体现了诗人的野趣。
“千山高复低”是宏观描写,描绘了连绵起伏的山峰。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则是局部描写。山中行进,眼前景色不断变化,美不胜收的奇峰异石交相辉映,幽静的小径令人心旷神怡,忘记了方向。这里的“迷”字并不是指迷路,而是强调小径的幽深,正好契合了诗人的野外情趣。
颈联互文见意,“霜落”则“林空”,故在幽径独行时,能看见“熊升树”、“鹿饮溪”的自然风光。“熊”、“鹿”不受人的干扰,悠闲自在地活动,多么惬意自在!诗人游走于幽径,欣赏着“熊升树”、“鹿饮溪”的场景,既闲适又有野趣。
全诗以“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收尾,令人回味无穷。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直接看见了人家,而这里则不同。诗人远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不见人烟;远眺远方,只见浮云变幻,仍然不见人家。于是诗人不禁自问:“人家在哪里呢?”这时,恰巧白云外传来一声鸡鸣,仿佛在回答诗人的疑问:“这里有人家,快来歇脚吧!”“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和喜悦的心情跃然纸上。
方回在《瀛奎律随》中对这首诗评价很高:“尾句自然;‘熊’‘鹿'一联,人皆称其工,然前联尤幽而有味。”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今属安徽)人。早年科举不顺,荫补官职。仁宗皇祐三年,经大臣推荐面试,赐同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世称“梅都官”。曾预修《新唐书》。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并称“欧梅”。又与苏舜钦齐名,并称“苏梅”。诗风简古,重视反映现实,批判西昆诗派的浮靡文风。有《宛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