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洞窟艺术宝库导游词

2024-06-3001:09:01综合资讯0

深入莫高窟艺术殿堂

——西行探幽之一

【引言】历史脆弱,因其书写在纸张,描绘在壁画之上;然而历史又无比强韧,总有守护者忠实于它的真实性。我们也会为那些历史的无奈而唏嘘感伤……

—摘自敦煌博物馆展览的语句片段

飞天仙女漫天繁舞,欢迎远处来客。我与同事两家一行八人在2015年7月17日夜间抵达敦煌机场。第二天一早,我们开启了敦煌之旅,同时也是为期十天的西域之旅。

敦煌莫高窟游览

敦煌莫高窟游览

敦煌,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因其历史辉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名扬天下。敦煌,总面积达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0万。敦煌,因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而享誉“人类的敦煌”、“世界的敦煌”和“文化的敦煌”,这是敦煌的荣耀,也是祖国的骄傲。

敦煌莫高窟游览

敦煌,是我心の圣地。虽然我已是第二次来到敦煌,但心中仍难掩激动之情。在正式参观敦煌莫高窟之前,我们按照流程先参观了敦煌数字展示中心,与五年前前来参观时有所不同。

敦煌莫高窟游览

上图: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外景;下图: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内的动画模型

敦煌莫高窟游览

敦煌莫高窟游览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的核心内容为“数字敦煌”与“虚拟洞窟”,主要借助当代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向观众呈现敦煌莫高窟绚丽多彩的石窟艺术经典与气势恢宏的历史文化背景,使观众在进入洞窟之前就能与敦煌莫高窟进行全方位、近距离的“亲密接触”。

敦煌莫高窟游览

上图: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内景;下图:电影《千年莫高》画面

敦煌莫高窟游览

下图: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球幕电影画面

敦煌莫高窟游览

走进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我们观看了循环播放的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展示精美石窟艺术的球幕电影《梦幻佛宫》,两部电影时长均为20分钟。电影《千年莫高》用富有感染力的电影艺术语言,史诗般的高度凝练,为观众呈现了敦煌莫高窟延续至今1600余年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示出一副波澜壮阔、恢宏壮观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在参观洞窟之前对丝绸之路的形成、佛教东传、敦煌莫高窟的营建等内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且能使观众初步领悟到敦煌莫高窟巨大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带来穿越时空的心灵碰撞。

敦煌莫高窟游览

(上图: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球幕电影画面)

《梦幻佛宫》是全球首部以石窟艺术为表现题材的超高清8k数字球幕电影,影片对莫高窟最具艺术价值的7个经典洞窟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据悉,此片耗资5000万元,由美国著名影视公司制作。影片是全方位式地观看,画面头顶上都有,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随画面的进展,感到全身在行进,在摇动。导游介绍,《梦幻佛宫》球幕电影是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最大的看点,这种特殊的球幕技术常被天文馆、科技馆用来播放天文科普片。用球幕电影手法展示璀璨绚丽的莫高窟佛教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18米直径,500平方米超大球形荧幕、鱼眼镜头拍摄的180度超视角逼真画面以及全方位立体声的音响效果,使观众恍若置身于一个个异彩纷呈、如梦如幻的洞窟之中。精美的塑像似乎触手可及,绚丽的壁画近在咫尺,细节纤毫完全毕现,美轮美奂的佛国世界和叹为观止的精彩景象,为我们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震撼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尤其是影片结尾,一轮圆月挂在莫高窟三危山顶上,下面是庄严的大佛殿,画面清幽宏伟,令人难忘。

敦煌莫高窟游览

导游还介绍说,先到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主题电影、球幕电影,提前了解莫高窟的背景知识,领略莫高窟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进而适量减少现有开放洞窟的数量,缩短游客在洞窟内的滞留时间,减轻参观活动对石窟遗址造成的潜在威胁,缓解敦煌莫高窟旅游开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

莫高窟

上图:三危山与千佛洞;下图:宕泉河大桥

莫高窟

抵达景区时,我们配备了导游自动解说器,每当进入某个洞窟,它就会播放讲解。有一些景点需要导游进行口头解说。莫高窟景区绿化不多,白杨树的翠绿随着微风摇曳,为莫高窟增添了一丝生机。洞窟前面矗立着一排钻天白杨树,高大威武,宛若千佛洞的卫兵。

莫高窟

莫高窟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多个洞窟,耗时约一个半小时。莫高窟是一座壮丽的艺术殿堂,是一部生动的百科全书,以其数量庞大、技艺精湛的壁画艺术,向人们展示了公元四世纪至十四世纪千余年间的历史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莫高窟

我们首先参观了第23窟,可以说是莫高窟初唐时期的壁画代表作之一。画中(上图)乌云密布,田间阡陌纵横,药草花木繁盛。农夫们正在辛勤耕作与收获,农妇们则来到田头送饭。左侧有一座宝塔,塔前有人歌舞、跪拜,一组乐伎席地而坐,演奏着横笛、腰鼓、铜钹、拍板、筚篥(bì lì)等乐器,这些景象充满生活情趣,形象地展现了经文的含义,将农业生产劳动与宗教活动描绘得如田园诗般优美。如此传世佳作,超越了宗教宣传的范畴,带给人们充实愉悦的感受。

莫高窟

第148窟是盛唐时期(705—781年)的杰作(上图)。据前室《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记载,此窟是敦煌李大宾于盛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开凿。主室佛坛上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塑像长达14.7米。涅槃是指释迦牟尼八十岁时达到的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佛像右胁而卧,面型丰满、双眼微闭,左手自然置于左腿之上。衣纹柔美,随着身体起伏而变化,一副安然入睡之态。涅槃像之后塑有佛弟子、天人、各国王子、佛姨母、菩萨等举哀像七十二身(经西夏重修)。西壁绘有莫高窟规模最大的《涅槃经变》。南北壁佛龛内原塑如意轮观音和不空绢索观音,已毁。现存清代塑造的过去佛和未来佛。窟顶为盛唐时绘制的千佛,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色彩仍鲜艳如初。东壁门南北两侧分别描绘了《观无量寿佛经》和《东方药师变》,规模宏大,尤其是殿堂、角楼、院落、回廊、水榭等建筑结构复杂,布局严谨,绘制精细,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前室现存中唐塑造、清代重修的二力士、二天王、二狮子。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第130窟开凿于唐开元、天宝年间。窟内塑有莫高窟第二大佛,因位于96窟之南,又称南大佛。佛高26米,为石胎泥塑弥勒倚坐像。洞窟窟形为上小下大的方锥形覆斗顶窟。甬道南北壁上部各开一龛,下部分别绘制有供养人画像;主室南北壁各绘制高约15米的巨型菩萨坐像一身,上部为宋代所绘飞天,是敦煌石窟中最雄伟的飞天图案。窟前保存着西夏殿堂遗迹。大佛仅头部就有7米,虽然不符合人体比例,却巧妙解决了自下而上仰望佛像时的视觉差异,从而使观佛者能清晰地看到既庄严又慈祥的弥勒佛表情,更增强了人们对佛的敬畏感。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的智慧与才华。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的洞窟形态多样,壁画内容丰富。据导游介绍,莫高窟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

莫高窟堪称一座艺术瑰宝。隐藏于藏经洞中的珍贵文物,包含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余件,艺术价值无与伦比。由于当时掌管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这些珍宝不幸遭遇英、法、日、美、俄等国探险家的掠夺。藏经洞中的大部分文物流失海外,仅有少数残存国内,给中国文化史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尽管如此,莫高窟藏经洞仍然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它出土的文书尤为重要,其中写本居多,刻本较少。汉文文书约占六成,其余为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等多种文字。文书内容丰富,涵盖佛经、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乏孤本和绝本。这些珍贵文献为研究中亚和中国古代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的学科——敦煌学。藏经洞那个隐藏的暗门至今洞开,但里面已空无一物。这令人唏嘘不已,我们无法想象,这个简陋的洞穴曾蕴藏着如此丰厚的文化财富。它到底是民族的荣耀,还是国家的耻辱,值得我们深思。

莫高窟洞壁上也存在一些欠妥当的“艺术”表现。比如,我在一个洞窟中看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游客题写的“到此一游”,令人哭笑不得。看来,在文物景点乱涂乱画的陋习在中国由来已久。这些“到此一游”书法已有一定文物价值,反映了一段历史风貌。

莫高窟导游词

莫高窟导游词

莫高窟景区的千佛洞依托三危山构建而成,多为二层或多层结构,上下层之间互不相通。上层洞窟设有阳台走廊连接洞口。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穿梭于各个洞窟门口,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洞窟信息和讲解。即使无法进入洞窟参观,也能了解其情况。莫高窟景区注重数字化展示,值得肯定。

莫高窟导游词

(上图:九层楼内的泥胎弥勒菩萨造像)

我们来到了著名的九层楼。这座莫高窟的代表性建筑,高45米,供奉着世界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造像。造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我国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也是室内第一高大佛。造像的年代为唐朝武则天时期。武则天为了巩固统治,宣扬自己是弥勒菩萨化身,因此造像呈现出圆润丰盈的典型唐代风格,并带有明显的女性特征。九层楼经历多次重建,从最初的两层到民国时期的九层,再到1986年敦煌研究院的加固维修,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雄伟建筑。

莫高窟导游词

参观结束后,我们在九层楼前的广场上合影留念。广场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回到宕泉河大桥桥头,一座与徽派建筑风格迥异、形似大鹏展翅的牌坊矗立在眼前,牌坊两侧分别书写着“石室宝藏”和“三危揽胜”。

莫高窟导游词

莫高窟导游词

莫高窟导游词

莫高窟导游词

匆忙参观完莫高窟,我内心不禁感慨万千。1600年前,乐尊和尚目睹三危山佛光,顿悟佛缘,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座石窟。此后千百年来,无数匠人艺师跋山涉水来到西域,用毕生精力创造了莫高窟的辉煌。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无私奉献于敦煌?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艺术风格的珍贵文物汇聚在这里,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跨越万里远道而来?莫高窟的魅力究竟为何?也许这一切早已无从追溯,但正是这些谜团激发了敦煌学的探索和传承。

2016年3月5日凌晨1点藕塘孤荷完稿于北京羊坊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