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读后感

2024-07-0601:23:09综合资讯0

阅读悦读感想

2017年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7年“悦读之星”演讲大赛获奖作品展播

三等奖:真实的力量与青春的源泉

——《看见》感悟

作者:亚非学院 杨帆

阅读悦读读后感-

青春绽放,韶华不负,

砥砺前行,无畏无惧。

塞缪尔·乌尔曼曾言:“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而青春之于我,是带着几分迷茫,似懂非懂的。直到邂逅《看见》一书,我仿佛在重重迷雾中窥见了一缕曙光。

阅读悦读读后感

由著名记者柴静撰写的《看见》,记述了她在央视十年历程的蜕变和心路历程。书中以柴静及其记者团队为切入点,展现了她们的采访足迹和人生经历。阅读此书,一次次叩响深藏人性之门,我内心也不禁泛起层层涟漪。柴静曾言,“记者就是要采访真实”,我以为,真实自有其不可撼动的力量,而青春,则是这力量的源泉。

阅读悦读读后感-

《看见》所述大多出自柴静日常采访经历。她认为:“在大量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以生命为矛,冲破刻板印象的坚壳,直抵人性的真实内核。2015年,由柴静倾力打造的《穹顶之下》将空气污染问题推向舆论风口浪尖,引起广泛关注与重视。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批判性思维并非仅仅只是否定批判,更需要我们领悟生命的真谛,以独立的思维、明辨善恶的价值观和包罗万象的世界观去认识和剖析这个世界。在大学的书香校园中,捧读《看见》,一个生机勃勃的青春世界便扑面而来,这人生旅途中有太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思考和行动。

阅读悦读读后感

书中所选事件皆是柴静参与的新闻采访,她坦言:“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非典的恐惧,汶川地震的悲痛,华南虎事件的作风瑕疵,征地拆迁、家庭暴力、中小学生群体自杀......在一次次的采访中,我们窥见了形形色色的人生。而当我们的内心在各种人性思考之前被一次次触动时,我们仿佛在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个体中找到了共性。从陌生到理解,从理解到接受,这也许正是柴静所说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映照着我们的自身,他们生命的轨迹与我们交织,共谱出这个世界的复杂与斑斓。

阅读悦读读后感-

柴静的书中并无青春的明确定义,但在她与团队一次次采访受挫却坚守不移,在他们追寻真相却惨遭非议却仍不言放弃,在与导师陈虻的争辩与求索,在对人性入木三分的解剖中,我们对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所处社会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于是,我们隐约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青春是学习、是提升、是对自己的不断认知,是明确志向,是朝着梦想奋不顾身。导师陈虻曾语重心长:“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坚守初心,才能步履不停。

阅读悦读读后感-

岁月流逝,容颜终将老去;热忱不在,灵魂将黯淡无光。

真实的力量不可估量,青春则是这力量的源泉。不负春光,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无畏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