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壮成长

2024-07-2301:17:02综合资讯0

从“玩”到“学”,呵护成长路

茁壮成长

何苗在整理工作笔记,记录孩子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点滴。 受访者供图

茁壮成长

鲍海淞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互动,引导他们关注视力健康。受访者供图

茁壮成长

谢丹带领孩子们在杨子荣纪念馆聆听英雄事迹,感受红色文化。 刘 博摄

茁壮成长

刘文宪(左三)指导孩子们学习机器人课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秦廷富摄

茁壮成长

姜俊华在灵台博物馆为孩子们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带领他们领略历史的厚重。 本报记者 宋朝军摄

茁壮成长

田静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冯 卿摄

孩子们茁壮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呵护。从乡村操场到城市校园,从红色教育基地到博物馆课堂,各地教育工作者、志愿者们用心用情,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新疆昭苏:乡村篮球,点燃运动热情

■ 何 苗 新疆昭苏 驻村第一书记

“自从村里有了新篮球场,孩子们周末不再沉迷手机,纷纷跑来打球,个个都成了运动健将!”看着孩子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我的心里充满了欣慰。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我和同事们积极争取资金,为村里修建了篮球场、添置了运动器材,并定期组织篮球比赛等活动,让运动的快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看着孩子们在运动中收获快乐、健康成长,我感到无比自豪。我相信,运动的种子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报记者 阿尔达克采访整理)

浙江杭州:多措并举,守护“明亮”未来

■ 鲍海淞 浙江杭州 教育工作者

“‘小眼镜’现象越来越普遍,保护孩子视力迫在眉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为了让孩子们“抬起头来”,我们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减少书面作业量,并升级了教室的硬件设施,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光明的学习环境。

呵护孩子们的眼睛,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孩子们一定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本报记者 刘军国采访整理)

黑龙江海林:红色研学,传承英雄精神

■ 谢 丹 黑龙江海林 研学老师

“作为一名研学老师,我希望通过红色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我所在的城市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我们将课堂搬到杨子荣纪念馆等地,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英雄事迹,学习英雄精神,在心中种下红色基因的种子。

我相信,红色基因将在孩子们心中薪火相传,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本报记者 迟 浩采访整理)

在研学中感悟红色文化

从事研学工作以来,我们始终秉承着让每个参与其中的孩子切身感受红色文化的理念。一次,来自广东深圳的小男孩参观杨子荣纪念馆。馆中动人的画面深深吸引了他,他认真地读着研学课程的任务单,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在随后的交流中,我好奇地问他:你觉得杨子荣事迹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什么?小男孩回答道:他的母亲太辛苦了,英雄牺牲了,母亲都没能再见自己的孩子。说着说着,泪水已经在他眼眶中打转。我握住他的小手,蹲下来对他说:英雄的母亲值得我们尊敬,你现在感受到她的不易,你在这里取得的成长会让她感到欣慰。

作为一名研学老师,我深切地感受到研学工作的意义。在这里,沉浸式的实践体验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切身领悟英雄们的伟大精神和传统文化精髓。也许某个瞬间的触动,就能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态度。如此想来,研学工作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用心践行。

无论是在与团队协作、备课、规划路线,还是在烈日酷暑、阴雨绵绵中奔波劳碌,我的感受始终如一:虽累,但乐。亲眼见证了我们研学营地从无到有、研学课程从单一开始逐步丰富完善的过程。经过不断探索,我们设计了以红色文化为主、辅以地域特色文化的47节研学课程,并打造了33个精品研学基地。

随着红色研学活动的不断开展,“林海雪原”特色研学圈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并被评选为全省“十佳精品研学路线”。未来,我们将继续创新形式,让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走进更多孩子的内心。

(本报记者 郭晓龙采访整理)

为孩子创造无限可能

■ 刘文宪 重庆市 小学教师

我是重庆市北碚区天府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自1990年起一直在乡村小学任教。学校位于天府镇上,学生均来自附近农村。全校学生不足80人,许多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由家中老人照顾。除上课外,一些孩子还要协助家里务农。

几年前,北碚区教委全面推行全区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工作。我们村小也申请到了一套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器材。尽管之前毫无基础,但我对这方面十分感兴趣,主动承担起机器人教学的重任。

编程、传感器、人工智能……这些知识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学习。除了利用休息时间向器材公司技术人员、区科研教研员请教外,我还自费参加了外市的科学活动和培训。那段时间,我几乎日夜都在学习,以至于妻子都笑我“痴迷”了。虽然也有疲惫的时候,但我始终坚信,作为村小老师,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若连老师都不懂,学生从何学起?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先学一步,带领学生共同进步。

后来,我尝试带学生参加比赛,没想到第一次参赛就取得了名次。此后,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科技学习和比赛中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村小的农村娃们在各层级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创意大赛上崭露头角,累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更有诸多市级、区级奖项。

通过比赛,孩子们的变化十分显著。他们的社交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也提高了。曾有一名留守女童,性格十分内向自卑,不善言辞,面对困难时总是哭泣。后来,我鼓励她参加各种比赛,并悉心指导、陪伴。她在比赛中表现突出,取得了不错的名次,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她的父母对我说:“刘老师,孩子长大后肯定记得您。”每每听到这样的认可,我心中都充满了自豪。

尽管学校位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但孩子们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他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给予关爱和鼓励,他们就能不断进步。我一直坚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指引他们发现自身无限可能,为他们创造一个通往未来的广阔天地。

(本报记者 沈靖然采访整理)

激发孩子们的文博好奇心

■ 姜俊华 甘肃灵台 博物馆馆长

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城荆山森林公园,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着县博物馆。从2007年入职起,我已在此度过了17个春秋,陪伴近万件馆藏文物,向一批批参观者讲述千年灵台的故事。

我生长在灵台,从小就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充满热爱。小时候在田间劳作时,我常常倾听大人们讲述古代灵台的传奇,也会自己收集瓷片、陶片把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愈发浓厚。大学期间,我选择了历史学专业。学生时代里,我掌握了发现历史、研究历史的方法,但实践的机会却十分有限。我主动调回县博物馆工作。

如今,灵台博物馆拥有国家一级文物49件、二级文物442件、三级文物1228件,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我一直思考着,如何让更多人愿意倾听文物的故事?特别是对于肩负未来和希望的孩子们,如何吸引他们主动探索历史呢?

“这两个瓦片怎么组合在一起的?”“我知道!榫卯!”……不久前,我带领一群孩子参观博物馆复合陶瓦展品时,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这是世界上较早的复合陶瓦,说明本地区在龙山文化早期就有了标准化生产的理念。”我耐心解释,“一头有榫或卯,上面还有两个孔,榫卯套合后,就可以插入瓦钉固定了。”在参观的半天时间里,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宝贝”:齐家文化的绿松石琮、憨态可掬的唐代骆驼俑、刻花精美的宋代青釉瓷盘……在这里,孩子们有了和历史“面对面”的机会。

“看到”是第一步,亲身参与会让孩子们印象更深刻。每逢节假日,博物馆都会发布原创体验活动,邀请孩子们共同参与。在“‘镜’展未来”活动中,孩子们参照铜镜花样,亲手制作纸浆画。在“陇中彩陶”活动中,我们提供陶器物料,孩子们绘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通常,在活动通知发布的20分钟内,名额就会被一抢而空。每年,我们还联合学校就地组织20多场科普活动,让孩子们接触文物的方式更加多样。

随着博物馆建设的不断规范化,文博体验方式也日益丰富多彩。我们有信心不断推陈出新,挖掘、守护好孩子们的文博好奇心,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本报记者 宋朝军采访整理)

让孩子自己动手

■ 田 静 河北保定 家长

我的两个女儿都就读于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小学部,大女儿四年级,小女儿一年级。在孩子的成长中,我注重培养她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劳动意识。

由于两个孩子性格迥异,我因材施教,引导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前一阵我购买的衣架、置物架需要拼装,我会交给大女儿,让她自己研究说明书,动手组装。大女儿平时动手能力较强,拼装得很顺利。年幼的小女儿整理能力较好,晾晒后待洗的衣服,我会交给她收纳整理,让她先将每个人的衣物分开,再逐一叠好收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会创造劳动实践的机会,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今年春节的年夜饭,大女儿就做了一道蒜薹炒肉。我全程在旁边指导、打下手,没想到她第一次做饭就做得非常成功。

让孩子自己动手,能够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一般在做家务活的时候,我都会在旁边给予指导,告诉她们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炒菜时防止油溅出、在劳动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等。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平时下班回家后,我经常跟孩子们说:妈妈今天

培养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家长的细致引导尤为关键。当教导孩子叠被子时,起初他们叠得七零八落。我耐心引导他们观察我叠被子的方法,发现自己和我的区别。通过比较,孩子们意识到被子的两边宽度应一致,才能形成规整的外观。这样,不仅学会了叠被子,还提升了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路陪伴,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作为家长,应与学校紧密配合,为孩子缔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锤炼意志、陶冶品德,茁壮成长。

(本报记者 张腾扬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