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是贬义词吗

2024-08-0601:16:39综合资讯0

—分享—

近年来,一种名为“夸夸群”的社交现象席卷各大高校,从复旦、华中科大到清华北大,无一例外。这些线上社群以纯粹的赞美和鼓励为唯一准则,要求成员积极寻求夸奖,并对他人报以毫不吝啬的赞美之词。参与者用“我做了什么+求夸”的句式表达诉求,而回应则必须是“夸赞句子+夸!”的形式。这种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社交模式,凭借其轻松愉悦的氛围,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参与,试图在调侃中消解负面情绪,收获自信和快乐。

夸夸群的兴起,恰恰反映了当代人内心深处渴望社会认同的心理需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渴望通过积极的社交互动,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夸夸群这种新颖而纯粹的精神交流方式,恰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寻求认同的线上空间。

人类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类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两大基本类别。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进而开始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寻求精神愉悦和自我实现上来。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意识到必须和周围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一般地生活是社会中。”人是社会性动物,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社会交往如同人的影子般如影随形,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能实现个体价值,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精神交往需求的发展虽然与物质条件的进步息息相关,但却并非完全依附于物质,而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社会本质。”人们积极参与“夸夸群”的内在动机也就不难理解了,即渴望通过与他人的精神联结,获得社会认同,实现自我价值。

复旦大学陈力丹教授在其著作《精神交往论》中,多次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高度评价了精神交往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一种维系生命的重要需求,它赋予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力量源泉。精神交往也存在层次之分,低层次的精神交往旨在满足浅层的感官欲望,而高层次的精神交往则强调在社会互动中获得自我肯定,维持心理平衡,进而收获满足感和幸福感。“夸夸群”的流行,恰恰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高层次精神交往的追求。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他们选择用这种轻松有趣的方式,直接获取快乐、勇气和慰藉。无论是感性层面还是理性层面,“夸夸群”都能带给人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强化自我价值,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夸夸群”的出现,一方面是人们对自我肯定、寻求认同的精神需求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媒体时代社交方式的变革。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革也呈现出一定的“物化”趋势。这里的“物化”并非贬义词,而是指“夸夸群”作为一种社交形式,在商品经济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演变。正如物质交往中普遍存在的“等价交换”原则,精神交往也需要双方付出时间和精力,并遵循一定的回报机制。正如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所言:“机械时代已经退出舞台,电力带来的内爆使得专业化分工成为可能,我们学会了一种不介入的姿态完成社会运作的艺术。”在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夸夸群”的运作模式也隐含着商品交换的内核,人们渴望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的精神回报。这种精巧、利己的社交方式,正是现代社会专业化分工和效率追求的产物。

互联网时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不断催生新的社交方式,“夸夸群”作为一种新兴的“精神交往方式”应运而生,这并不足为奇。尽管“夸夸群”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其“物化”倾向也不容忽视。当精神需求被包装成商品进行贩卖,不免令人感到一丝失落。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还会涌现更多新颖的精神交往方式,这些方式将继续在人际交往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文/杨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