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眼中的“病句”与诗歌的奇妙之处
执教多年,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孩子们理解古诗词的方式,常常与我们大不相同。
他们会对“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产生质疑,因为“大雪满弓刀”的景象里,怎么会有大雁? 他们也会对“大漠孤烟直”感到困惑,风沙肆虐的大漠,烟雾怎能笔直升腾? 这些看似“较真”的问题,其实不难解答。 关键在于引导孩子们理解诗歌的意境,并结合上下文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
最近一位家长向我求助,他二年级的孩子对杜甫《绝句四首·其三》提出了一个让他难以反驳的观点。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孩子认为“两个黄鹂鸣翠柳”是病句,因为“个”不能用来形容鸟。 从现代汉语规范来看,孩子没错, “天空有一个鸟”的确会被判定为病句。
这首诗我们耳熟能详,但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杜甫为何不用“两只”。 是因为唐代没有“只”这个量词吗? 显然不是,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杜甫自己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都足以证明“只”在唐代已存在并被广泛使用。
我认为杜甫选择“个”而非“只”,有以下三个原因:
“只”在唐代虽作为量词存在,但使用频率远低于“只是”和“仅仅”的用法,鲜少单独作量词。
从诗歌的平仄韵律来看,“个”字短促的入声比“只”字更为响亮,更符合杜甫诗歌一贯的工整严谨。
“个”字更具生活气息。 杜甫写这首诗时,已在蜀地安顿下来,心情愉悦。 全诗风格明快活泼,“个”字的口语化表达更与这种轻松的氛围相契合。 正如辛弃疾在《西江月》中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描绘轻松闲适的乡村夜晚, “个”字的运用更显自然生动。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两个黄鹂”都并非病句,反而体现了杜甫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孩子们在日常写作中, “一个鸟” 的表达显然不符合规范。 但如果是在诗歌或其他文学创作中, 为了营造特殊的意境和美感, 偶尔“不拘一格”地使用“一个鸟”,也未尝不可。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