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

2024-08-0801:09:23综合资讯0

明朝高级干部选拔:一场皇权与文官集团的博弈

明朝时期,朝廷有一套严密的流程用于选拔高级干部。

进行“廷推”。 吏部、九卿、六科等部门,至少由三品以上大员参与会商,推举2-3名候选人,供皇帝选择。例如,1623年1月,朝廷“廷推”阁臣,孙慎行、盛以宏被推荐,但明熹宗朱由校并不满意,将名单驳回,要求重新“廷推”。

皇帝进行最终决定。 皇帝审阅“廷推”名单,如1598年,吏部尚书蔡国珍被罢免后,“廷推”了7名候选人,明神宗朱翊钧最终选择了排在末位的李戴。如果皇帝对“廷推” candidates 都不满意,则会驳回名单,要求重新“廷推”。

正式任命。

吏部尚书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流程中,皇帝只有最终决定权,而没有提名权。这体现了明朝政治制度对皇权的制约,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能在人事任命中随心所欲。

明朝皇帝并非完全没有绕过“廷推”的办法。他们可以利用“中旨”——一种直接由宫廷发出的命令,任命自己属意的人选,再由相关部门执行。与“廷推”相比,“中旨”更加高效便捷,也更容易实现皇帝的用人意图。

令人意外的是,明朝皇帝很少动用“中旨”来选拔高级干部。这其中原因何在?

一方面,大臣们抵制“中旨”。 文官集团内部形成了一种“潜规则”:大臣升迁只能依靠自身能力、声望和同僚的拥护。如果依靠“中旨”上位,会被视为“走捷径”,遭到同僚的排挤。万历年间,吏部尚书空缺,万历皇帝绕过“廷推”,直接“中旨”提拔李幼滋。李幼滋却以“廷推乃祖宗成例”为由,拒绝接受任命,并批评万历皇帝此举是“与众臣怄气”。最终,李幼滋挂冠而去,留下一堆辞职信,令万历皇帝颜面扫地。

吏部尚书

皇帝也忌惮“中旨”被抵制的后果。 如果皇帝频繁使用“中旨”,一旦遭到相关部门的封还或无视,将会严重损害皇权的威严。明武宗朱厚照和万历皇帝都曾遭遇过类似的尴尬局面。例如,正德年间,内阁首辅杨廷和就多次封还明武宗的“中旨”。万历年间,山西道监察御史袁可立在奉命巡视京都时,不畏权势,将万历皇帝的宠臣绳之以法。即使万历皇帝之后试图通过“中旨”赦免宠臣罪行,也被袁可立直接无视。

吏部尚书

由此可见,明朝高级干部的选拔并非皇帝一人说了算,而是一场皇权与文官集团之间微妙的博弈。皇帝虽然拥有最终决定权,却不得不谨慎使用“中旨”,以维护皇权的威严,避免与文官集团产生正面冲突。

【参考资料:《明史》《睢州志·袁可立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