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胶和熟胶的区别(什么是生胶和熟胶)

2024-08-2601:16:05综合资讯2

一、 生胶的种类及特点

生胶因其种类和性能的不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生熟程度:生胶的生熟程度直接影响其回弹力和控球性能。生胶通常比熟胶回弹更快,更容易借力回球。
  • 颗粒密度和形状:胶皮颗粒的密度和形状会影响胶皮对来球的反应和作用。颗粒密度高的生胶通常更细、更多,回球弹力稍弱,接近长胶性能;而颗粒密度低的生胶通常更粗、更短,回球弹力更足,性能更接近传统正胶。
  • 与海绵的搭配:生胶通常搭配较薄、较软的海绵,以利于吃球浅、回避旋转,并借助海绵辅助底板击球,发挥其轻快上手、飘忽下沉的特点。

为了方便理解,以下将分别对生胶的生熟程度、颗粒密度和形状、海绵搭配进行详细说明,但不涉及底板和胶水。

1. 生胶的生熟程度

生胶的性能如前所述,击球时回弹较快,可以借力回球,以快制快,伺机反攻。例如,对方快攻或拉冲时,生胶可顺势快带,快速回球;对方回搓下旋球时,生胶可以从容掌握击球时机,准确发力,击打来球中下部,迫使对方回球下沉,处于被动局面。生胶反应灵敏,虽然不易控制,但只要充分借力,尤其是球能撞到底板再弹出,球的运行就会更加快速稳定。如果对方快摆台内短球,轻而飘,生胶因匆忙应对,未及悉心合力或借力,使胶皮吃球过浅,回球就会飘忽不定,容易出高球;盲目发力则容易使球飞出界外。

2. 生胶颗粒的密度和形状

生胶与其他正胶一样,不同型号的颗粒密度和形状可能不同。密度大的胶皮颗粒较细、较多,而密度小的颗粒较少、较粗。胶皮颗粒除了粗细,还有长、短之分,从侧面看,还有圆柱形、圆柱与圆台结合型、近似圆台形等。

  • 颗粒密度高的生胶:颗粒通常为圆柱形,更细、更长,也更软,回球弹力较弱,接近长胶性能。例如,友谊 563, donic yang 或 xushaofa 988 等。
  • 颗粒密度低的生胶:颗粒通常为近似圆台形,更粗、更短,也更硬,回球弹力更足,性能更接近传统正胶。击球时轻球的飘忽感和重球的下沉感都不是很强,对球的旋转也有明显的反应和作用。圆台形的胶皮颗粒,上细下粗,当受到来球挤压触及底板时,较粗的根部可以减缓底板对球体的直接压力,从而减小球体的变形,使球的运行相对稳定。有些进口生胶不如国产生胶的味道足,原因之一就是颗粒形状不同。

3. 生胶与海绵的搭配

生胶通常搭配较薄、较软的海绵,例如厚度 1.5 -1.8mm,硬度 35 度。这样可以使生胶吃球浅,回避旋转,并借助海绵辅助底板击球,发挥其轻快上手、飘忽下沉的特点。有些进口生胶的海绵较厚,例如王涛使用的 tsp spectol,海绵虽然较软,但厚度为2.15mm,这对业余选手来说,在主动发力与击球合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容易出现打不到底板的现象,导致生胶颗粒短粗、出球速度飞快的特点无法发挥,最终只是吃球,却打不出生胶快速、下沉的特点,无法形成威胁。另一种 stiga clippa 生胶的海绵就稍薄一些,击球略带下沉,胶粒呈近似圆台形,粗短稀疏,出球极快。

二、 生胶适合什么人使用

生胶适合喜欢使用和善于使用的人来用。其中善于使用是指能够有效地运用上述方法打球。其实生胶对使用者的理想条件要求并不多,可以概括为“积极主动,勇于抢攻,随机应变,善始善终”。只要你真的喜欢生胶,并身体力行去钻研和实践,从中能够收获,那你就很适合使用生胶。至于你最终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进步了多么大的幅度,都不应成为衡量你是否适合使用生胶的标准,除非你投入过同样的条件,却更擅长使用其他胶皮。

生胶需要在实践中学着使用,谁摸透了生胶的脾气,谁就适合使用生胶。你摸熟了哪种型号,你就适合使用哪种,不适合可以熟悉,而不熟悉却适合是不能理解的。

三、 生胶的握拍方法和发力方法

握拍方法因打法、体质、认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宁可深握不可以浅握,例如直拍,虎口不可锁紧,拇指与食指应适当张开;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应适当伸展,如此方能扩大手与球拍的接触面积,增加手感,提高控制来球的感觉。实质上,握住球拍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运用球拍,把握球拍。当球拍挥动起来的时候,握拍的方法就应是为了处理具体的来球而进行。这是一个变量,握拍的细微方式和调节范围,都应与来球的性质、回球的目的、技术的处理、击球的手感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确定。但无论握拍怎样不同,就生胶而言,发力方法是相同的。

生胶的发力应以弹击为主,可打可不打时,要打;可搓可不搓时,不搓。遇到高手时,你只要搓,他就会打,而且致命。弹击的发力,更要讲求发力时机,精心感受和算准发力时机,才能保证回球质量,保持主动的状态。当遇到轻球,挥拍动作来不及发力时,可顺势轻带球拍,将球轻送过网,看似飘过网去,将软球奉还,再寻找时机。其他手段也可适当借鉴长胶。

四、 借力意识和实战中的借力发力

借力意识是在自己不想或不便发力时,利用对方来球的力量和速度,以自己稳定的拍型,将来球迅速回弹到预定的位置,破坏对方击球的节奏,从而谋求变被动为主动的战术意识。借力时可以不发力,也可以减力或加力。在实战中使用生胶借力,须看准来球的落点,及时跟拍快带,并根据来球的旋转调整拍形。若要在借力中发力(加力),就更须看清来球速度,算准合力时机,快速挥动球拍,击发瞬间,手指顶住底板,击球完毕,顺势放松还原。但在借力中发力是有难度的,所要求的计算精度较高,对于业余选手来说,与其追求单一的高难技术,不如充分应用基本技术,变化落点或调整节奏,在轻与重、快与慢的变化中寻求主动,获取进攻的机会。

五、 生胶在对付各种来球时的使用方法

  1. 接台内下旋球:台内下旋球速度都比较慢。来球旋转较强时,可根据对方站位及动向,选择轻托(摆)一板至网前或迅速搓(劈)长至底线;来球旋转较弱时,正手位可快点(突击)、反手位可快推(快拨)至对方适当位置。此类回球,轻托(摆)时击打来球底部,其他应击打来球中下部。击球时间为高点期。如回球质量好,可抑制对方进攻,打乱对手步调,或主动发力,保持攻势。
  2. 接出台下旋球:出台下旋球速度一般较快,需及时判断。正手位可以挥拍便打;反手位可退后半步挥拍,待来球一到高点期,抬手便打(拨)。此类回球亦击打来球中下部,因球速较快,应注意借力与发力的结合,否则拍与球合不上力,就容易失误。针对旋转的强弱,可调节仰拍的角度解决。其实,出台下旋球正是生胶擅长击打的来球种类之一,若回接方法正确,可使回球快速、下沉,从而掌握局面的主动。

3. 接上旋轻球

上旋轻球通常指的是台内轻挑上旋球或出台加转弧圈球。对于正手位来球,您可以快速反打,及时前倾挥拍,击打来球中上部,击球时机为上升中期。如果来球突然不及挥拍,或快速至反手位不便进攻,可以压住拍形,轻推一板,或根据来球旋转强度,适当挤推、侧砍,这些都能使回球降低前冲力,并略带下沉,让对方难以连续拉起。反手位还应与正手侧身攻战术配合使用。

4. 接上旋攻球

上旋攻球一般指前冲弧圈球。当对方上手前冲时,生胶选手只能稳住拍形,极力前倾,盯准来球,快带回头,击球部位为顶端偏下,击球时机是上升后期。击打瞬间,球拍应向前下方轻压、轻盖,而不是一味向前推带。虽然生胶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和其他胶皮一样,害怕弧圈暴冲。要以预防为主,回防为辅,积极备战,不要失去信心。毕竟其他胶皮也惧怕生胶三分!

5. 接不转球

如果对方发力进攻的不转球,您只能挥拍抵挡,动作类似于快带,在稳住直立拍形借力时,力求控制落点,以阻止对手连续进攻。如果对方突然放短,而且很轻的不转球,这可是生胶的“克星”!因为生胶对小球的手感不好。试想,当您正悉心穿梭于借力、发力之间,忽然飘来一球既轻且短,需要您立即静心雕琢,这可太难了!一般情况下,手腕会变得僵直,球就会推到界外。这种理想的球很难实现,否则生胶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但这种理想的手段必然成为生胶对手的追求目标和努力方向,所以生胶选手经常遇到类似的困难。

那么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呢?关键在于对节奏的突变没有心理准备,仍以之前的节奏应对当前的来球。如果能及早观察和判断,就能及时发现和准备。常言道“没有救不起来的球”就是这个道理。不转球本来是最简单的球,但在实战中情况复杂,使您难以保持单一的心态,所以才会在看似简单的球上翻船。如果能积极主动,压制对手,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6. 关于侧旋球

侧旋球通常与上、下旋结合使用,在处理时,您可以结合个人经验,或参照前面的技术手段进行适当调整。